民主与法制时报 | 《心智、大脑与法律:法律神经科学的概念基础》中译本出版,填补国内神经法学理论研究空白

时间:2019-09-19浏览:923

核心提示:本书是一本跨学科理论研究著作。它运用哲学方法来解读神经科学与法学的关系。对神经科学和法律初学者而言,它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入门读物;对涉及该主题研究的人来说,它是必备参考书目。


《心智、大脑与法律:法律神经科学的概念基础》 (美)迈克尔·帕尔多 丹尼斯·帕特森 著    

杨彤丹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9 年 7 月


记者|李卓谦

责编|薛应军

正文共3022个字,预计阅读需9分钟▼

20197月,一本探索心智、大脑与法律关系,颇“有趣”的译著正式出版。这本名为《心智、大脑与法律:法律神经科学的概念基础》的书原著由美国教授迈克尔·帕尔多、丹尼斯·帕特森共同完成,探讨了神经科学与法学交叉领域的问题。

近日,该书译者、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杨彤丹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时说,神经科学与法学交叉研究涵盖面很广,但首先要解决的是概念问题,而概念问题本质上是哲学问题。因此,可以说本书是运用了哲学方法来解读神经科学与法学的关系。

“神经科学与社会”丛书

杨彤丹师从上海政法学院终身教授倪正茂。倪正茂是我国生命法学科的主要开创者,他一直主张研究现代生命科技法律问题。本世纪初,杨彤丹开始跟随倪正茂进行相关研究工作。2013年,她又跟随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何勤华从事外国法和比较法博士后研究工作,继续从事国外生命法制研究工作。

谈及为何要翻译这本书,杨彤丹说,这归因于“神经科学与社会”丛书系列规划。2013年初,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设立浙江大学文科高水平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鼓励学者潜心研究、勇于创新,并策划了“神经科学与社会”丛书。本书系该丛书之一。

杨彤丹在师兄现厦门大学教授吴旭阳引荐下担任了该书译者。“当初接受这项任务时,我还是怦然心动的。因为我一直关注生命科技法律发展,也非常想借此机会多了解国外法制理论研究。”2014年,杨彤丹又成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进行美国转基因技术法制研究。多种因素作用下,她选择翻译本书。

“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的出版,能更好地在神经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的桥梁,从而使人们在一个更完整的视野中理解人的本性、人类的发展前景。”杨彤丹说。

对概念“正本清源”

杨彤丹说,认知神经科学加深了人们对心智与大脑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使精神属性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更复杂。目前,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图和其他越来越复杂的技术,正被应用到法律领域,从测谎到法律原则,从精神错乱辩护到法学理论,都能体现神经科学在法学中的运用。

98%或99%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在尝试解释心理现象时,赞同将心智简化成大脑。他们想用脑状态作为唯一的方式来解释情感状态。”杨彤丹说,这种“神经简化论”的动机不难理解:如果心理状态能被简化为脑状态,那么功能磁共振成像从字面上就能“阅读其他人的意识”。在法律实践中,目击证言能准确无误地被评估,所有的“记忆”将毫无错误地被判定其有效性及可靠性,“将心智等同于大脑,将大脑等同于人。因此,脑科学成了唯一的判断标准。”

杨彤丹说,本书指出了这种“概念性”的“谬误”。作者认为,自愿行为、意向性、知识以及决策不是脑的特征,只能是人类的特征。关于“心智”正确的概念是心智是作为一种人类拥有的力量、能力和才能的安排。“概念问题混乱,其他问题基本没有意义。概念问题是基础,根基错了,就很难结出正确的‘果实’。”杨彤丹认为,这本书是为了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法学与神经科学交叉领域,主要涉及四类问题:实证问题、实践问题、伦理问题和概念问题。厘清这些问题,对研究法学和神经科学的交叉学科问题非常关键。”杨彤丹说,这些问题看似非常深奥,但本书非常“好读”:它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批判意识,属于跨学科理论研究著作,涉及神经科学、法学、哲学、认知科学等,但作者善于举各种例子,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进行理论推演。

杨彤丹说,本书是神经法学或法律神经科学领域的必读书目。对神经科学和法律初学者而言,它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入门读物;对已涉及这个主题研究的人来说,它是必备的参考书目。它能够使有志于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少走弯路。“所有关注认知神经科学与法律相关性的律师、法官以及法科生都应该研究这本书。他们能从中获得一系列非常独特的观点和与众不同的看法。”

填补研究空白

杨彤丹介绍说,法律神经科学或者说神经法学,是研究神经科学与法学关系的学科。它探讨如何将神经科学运用于法学领域,或神经科学发展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它关注神经科学如何影响法学发展及法学如何影响神经科学发展。

杨彤丹解释称,讨论法律神经科学或神经法学主要集中于证据、原理和理论三个层面:

证据问题关系到法庭上神经科学证据的使用。例如,基于大脑的测谎技术,民事、刑事诉讼的当事人,都试图在法庭上采用这种检测结果,作为有证明力的证据。一种是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测验一个人说谎,或讲真话时,是否会显示不同的神经活动;另一种采用脑电图测验某人是否具有“犯罪知识”(如关于一个犯罪现场的定罪细节)。在诉讼中使用这类证据,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实证和实践问题。

原理问题可能关系到刑法、刑事程序等。它可能涉及实体性法律原则,需要检验这些将神经科学运用到三大犯罪构成学说分类上的依据:客观要件、主观要件、精神障碍辩护。同时,它也关注刑事程序中的法律原则,如自证其罪原则、正当程序原则等。这些规定限制政府收集和使用神经科学证据。法律神经科学可以对各种规定进行具体分析,并阐明神经科学如何或应该如何适用法律原则。

理论问题主要涉及一般法理学、经济学、伦理学和刑罚等。法律神经科学检视那些有关神经科学和法学理论关系的辩论。比如神经科学给刑罚报应理论提出了挑战:一是挑战关注做出惩罚决定的脑所传达的信息;二是挑战关注罪犯和一般人的脑信息等。

杨彤丹介绍说,我国在神经法学或法律神经科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神经科学’和‘法学’”为关键词检索,在中国知网上仅查到18篇文章,最早的一篇文章刊发于2011年的《科学通报》上。“这些文章多是对神经科学与法学关系的简要介绍,主要集中于实证研究,鲜有对概念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厦门大学教授吴旭阳对这个领域关注较早,也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杨彤丹说,国内对神经法学理论系统研究,特别是基础概念的研究几乎没有。本书的出版能够填补这项空白,为我国开展神经法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奠定基础,提供借鉴。

杨彤丹说,作为理解心智的生物性科学,神经科学对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辐射”和“侵入”已显而易见:它衍生出一系列“神经X学”,诸如神经哲学、神经现象学、神经教育学或教育神经科学、神经创新学、神经伦理学、神经经济学、神经管理学、神经法学、神经政治学、神经美学等。

“这些衍生的交叉学科有其建立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所蕴含的意义,已远远超出这个学科本身,它极大地深化了人类对自身多元存在层面(哲学、教育、法律、伦理、经济、政治、美、宗教和文化等)的神经生物基础理解。”杨彤丹说,没有对这个神经生物基础的理解,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就不可能完整。

杨彤丹认为,人工智能和生命科技可能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引擎,“但目前在我国,人工智能似乎更抢眼,生命科技包括神经科学、基因技术等都应该受到高度关注。”杨彤丹说,这两大引擎的联姻可能会将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后人类”社会。原标题:填补国内神经法学理论研究空白之作——杨彤丹译《心智、大脑与法律:法律神经科学的概念基础》出版

阅读原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