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人事报》专版报道我校党建工作

1025日,《组织人事报》在“各地连线”专版刊发《以党建引领鲜明政法特色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上海政法学院努力以一流党建创新推动政法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纪实》文章,从三个方面专题介绍了我校基层党建引领思政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报道全文如下:


以党建引领鲜明政法特色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

——上海政法学院努力以一流党建创新推动政法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编者按:作为一所鲜明政法特色的应用型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立足政法、服务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突出实践育人,引导师生广泛开展社会法律援助,推进《大国安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打造蓝盾志愿者团队,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推进立德树人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努力培养造就优秀的应用型政法人才。

 

一、突出政法特色,精细打磨社会法律援助品牌,涵养学法为民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

今年1月,在上海市红十字会联合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的“博爱申城”2017年上海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总结暨第三届上海市红十字星级志愿者表彰会上,上海政法学院“禁毒·让青春更美丽”项目荣获“博爱申城”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作为上海政法学院多年打磨的品牌项目,大学生社会法律援助不仅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落实区校共建,开展同青浦区夏阳街道、松江区佘山镇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常态化机制,初步形成了法律志愿服务活动、普法教育、法律咨询三位一体的法律援助工作模式。通过在各街镇、居委逐步建立法律(禁毒)咨询服务站点,定期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据刑事司法学院介绍,除了每个团队都配备1名上海生、保证语言沟通顺畅外,还按照“2+1+1”的模式,配备法律咨询驻点团队,即2名本科大二及以上学生,1名研究生和1个干警班学生,从而保证志愿者的专业素养、理论掌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从精细打磨每个法律援助团队,到一张靓丽的志愿服务名片,“法律援助”充实的“志愿精神”,成为上海政法学院校园文化的重要内涵。上海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夏小和在今年6月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上对于构建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学校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广大上政学子要“博学志远,开拓进取,德法兼修”,同时树立了新时代的学校发展目标:国际舞台时时响起“上政声音”,国家事务频频留下“上政印迹”,教育发展和法治建设处处彰显“上政贡献”。

为培育师生学法为民的志愿精神,从源头上夯实政法人才的思想根基,上海政法学院瞄准行业和社会需求,成立实体化的社会法律援助中心,推进法律援助项目主动融入全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组织引导师生志愿者走进学校、社区,以禁毒防艾讲座、话剧、案例宣传彩页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志愿者们更是将相关法律知识编撰成绘本《团团历险记》,利用微信、微博、直播平台等新媒体宣传渠道,打造法律宣传的互联网阵地。通过法律援助的实践锻炼,形成一支志愿服务精神与专业能力素养兼具的青年志愿者团队,以敬业和专业的榜样力量不断激发师生学法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上海政法学院在突出政法特色、深度打磨法律援助项目的同时,也在不断鼓励二级院系和基层党支部创新实践育人形式。近年来,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持续开展以“寻红”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来自上海、贵州、吉林、福建、山东、河南、甘肃、内蒙古等地的学生党员,通过采集、整理和分享“用平凡的力量践行党员担当”的老党员红色故事,以浸润式的主题党日教育活动形式,增强党性教育的深度、温度和有效度。201711月,学校领导和全市教卫系统30余名组织员、信息员共同观摩了主题党日展示,给予了一致好评。今年529日,该项目荣获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十佳”主题党日案例。

与此同时,上海政法学院立足自身主校区横跨青浦、松江两区、周边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师生红色教育。据学校党委宣传部介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学校与陈云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了长效的交流合作机制,在深化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培训、陈云生平和思想研究、师资力量培养、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很多交流活动。比如,学校将参观陈云纪念馆纳入新进教师培训环节,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党员党性教育开拓了新阵地;还组织开展“重走陈云革命路线”调研活动,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陕甘宁边区银行旧址等地,深入了解陈云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亲身体验革命先辈们在抗战时期的伟大精神。通过深入开展红色党性教育,不仅选树示范了“寻红”等优秀主题党日活动形式,也引领全校各基层党支部在新起点上对标争先、创新发展,拓展师生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创新“党建+社团”“党建+易班”等机制,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为立德树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上海政法学院的学生社团中,最受师生瞩目的,莫过于连续多次夺得全国板球锦标赛(推广组、提高组)冠军的板球队,涌现出了一批“明星球员”。但是,队员们长时间紧张的集体训练,也让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方面相对薄弱。针对这一现象,上海政法学院积极探索了“党建+社团”工作机制,即成立“学生社团工作党支部”,并在明星社团试点建立党小组,将党建引领和思想工作融入学生社团活动,依托党的组织设置创新,让社团成员定期接受党的教育,推进全时育人,激发社团活力,让“优秀的队员”更要成为“优秀的党员”。在板球队,学生社团工作党支部梳理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成立了党小组。党小组成立后,通过学生党员的引导,不少队员写了入党申请书,参加了党章学习小组,实现了入党申请人和积极分子的全程培养,拓宽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辐射平台和覆盖范围。

此外,为打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思政载体,上海政法学院还建立了全国首家“易班”线下体验中心,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2+4+2”“易班”创新工作模式,即以上政“易班”微信平台的移动终端和“智慧易校园一站式服务平台”PC终端为平台,集网络思政、教务教学、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四项内容为一体,集合线下活动与线下体验中心实行对学生工作“全时空”的育人探索模式。线下体验中心发挥新闻专业学生特长,通过与学生党支部共建,开展“上政人的一天”体验活动,采用全天纪实手法,向学校师生展示“榜样”最真实、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天。“十佳学生党员”“先进学生党支部”“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等优秀典型、先进事迹、感人故事,被“易班”微信平台广泛报道,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激情与梦想。

党建创新更需固本强基。在做好“党建+”创新动作的同时,上海政法学院以组织员队伍为抓手,着力为基层党建强筋壮骨。今年628日,学校“七一”座谈会上,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晓红,党委副书记吴强共同为新成立的“红先锋组织员工作室”和“新征程组织员工作室”授牌。这是全市首家以“组织员”命名的工作室。据学校党委组织部介绍,“组织员工作室的创建,目的就是以工作室为平台,实施项目化管理,集聚一批‘党建之友’‘党务导师’,培养一批党建工作专家,围绕党建理论研究、党员志愿服务、抓好团队建设、组织研讨交流四项功能,总结提炼和推广基层党组织经验,推进传帮带、育品牌,激发组织员队伍把党建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创新培育具有上政特色的党建品牌。”

三、以讲好《大国安全》激发爱国情怀,以“蓝盾”守护城市安全,以国际司法精英培训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上海高校“中国系列”先期启动的校本课程,上海政法学院《大国安全》课程思政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教育,通过书记校长“双带头”,集聚“大咖”师资团队,突出新时代新思想和大视野大思维,运用情境体验,推进知识转化,纵论新时代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安全风云及中国路径,聚焦11种安全,点透讲清它们内在逻辑和本质联系,紧扣“四个结合”——结合新时代国家安全热点、学校特点、学生兴趣点、价值引领重难点,持续激发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2013913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3次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方将在上海政法学院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愿意利用这一平台为其他成员国培养司法人才。”此后,习主席又在2014年、2015年强调依托培训基地为其他成员国培养司法人才。2018610日,习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第四次提到,未来3年,中方愿利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等平台,为各方培训2000名执法人员,强化执法能力建设。习主席青岛峰会讲话以后,上海市积极贯彻落实,要求培训基地要积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高效完成相关任务。

在中央有关部委、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培训基地经过3年多建设,于20179月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自投入使用以来,培训基地以服务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一带一路”理念为根本立足点,充分发挥其“培训、智库、论坛”核心功能,着力打造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为相关国家政府精英和实务人士开展司法与执法、安全与反恐为主的业务培训。目前。培训基地设有最高法“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最高检上海合作组织检察官培训基地,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法律服务委员会中方筹备办公室落户单位。2017年,培训基地被上海市政府列入《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指出,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上海政法学院)等平台,为沿线国家(地区)培养政府精英。

在培训工作方面,培训基地已圆满完成公安部等中央部委委托的双边和多边培训班多期,学员来自涉及上海合作组织和亚信会议成员国、观察员国等数十个国家。在智库建设方面,以培训基地为平台,打造了“一带一路”安全研究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等多个新型智库。在论坛举办方面,2014年以来,培训基地先后主办了第十二届、十三届中亚和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城市反恐研讨会等高端学术会议。201710月,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指导下,培训基地举办了国内首届“中国海外投资法律论坛”。今年10月到12月,还将举办“一带一路”安全合作国际高端论坛、第二届中国海外投资法律论坛等8个主题学术论坛,扩展培训基地国内外影响力。

20145月,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一支名为“蓝盾”的特殊志愿者队伍坚守峰会各条战线和岗位,为峰会顺利召开贡献了安保力量,荣获“亚信峰会优秀志愿者团队”称号。与此同时,在上海举行的“和谐亚洲”国际和平艺术家绘画作品展中,“蓝盾志愿者服务中心”还派出了8位俄语志愿者,圆满完成了接待任务。

“蓝盾志愿者服务中心”,正是依托上海政法学院同上海市司法局共建的国内首个以“警务”命名的高校“警务学院”建立。成立以来,已成为一个集干警青年教育培养和志愿服务于一体的实践平台,旨在培养服务意识强、政治素质硬的优秀干警志愿者。除亚信峰会等重大安保任务外,“蓝盾”志愿者还受市教育考试院委托,连续多年承担了上海市法院系统司法警察学员招考、上海市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学员招考以及中高考等考试安保工作,累计出动志愿者8批次40余人次。在全封闭任务中,他们主要承担了监督命题组、第三方试卷押运、进出厂人员车辆安检、24小时轮流驻守监控室、3小时一次轮番巡逻厂内安全情况等工作。优秀的表现有效保证了试卷启封前的高度安全性和机密性,为公正公平的考试环境做出了贡献。

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培养学法为民的应用型政法人才,从国外到国内,从校园到社区,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一个又一个法律援助咨询点,一批又一批“蓝盾”干警志愿者,正在成为上海政法学院持续探索讲好“大国安全”故事,持续探索办学治校、人才培养、实践育人、立德树人与服务国家战略结合点的生动写照和靓丽名片。                

党委组织部

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