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至16日,第二届仲裁国际法律服务论坛在哈尔滨举办。本次论坛以“聚力打造东北亚仲裁中心 完善后疫情时代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为主题,由黑龙江省司法厅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举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大为、俄罗斯联邦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总领事奥谢普科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莫纪宏、“一带一路”国际律师联盟秘书长康煜出席并致辞,黑龙江省司法厅厅长赵金成主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交流合作基地(上海政法学院)秘书长姜思源受黑龙江省司法厅邀请参加了论坛,并在第四个议题发言。
王大为指出,首届仲裁国际法律服务论坛举办以来,各项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以哈尔滨仲裁委员会为依托,打造自贸区哈尔滨片区一站式法律服务链,自贸区绥芬河片区中俄商事调解中心和绥芬河片区仲裁咨询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黑龙江省司法厅与黑龙江大学共同组建的东北亚仲裁学院揭牌成立,近三年年均仲裁受案标的超百亿,一系列成果得到行业广泛认可和肯定。本届仲裁国际法律服务论坛主动借助“哈洽会”重要合作平台,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贯彻落实仲裁改革发展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对于打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东北亚国家间经贸和投资往来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将持续加强东北亚仲裁中心建设,将其着力打造成具有高度公信力、竞争力的国际仲裁品牌,培育成全国乃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仲裁中心,充分发挥仲裁在促进国际投资合作、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全面提升仲裁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和发展战略的能力水平,全力服务“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东北亚经济贸易合作提供优质高效营商环境、公平公正法治保障。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黑龙江省商务厅、黑龙江省法学会、黑龙江省贸促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等相关领导出席了论坛,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的专家、律师代表等近200人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加了论坛。
6月16日,“一带一路”律师联盟秘书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事务高级顾问、副秘书长康煜,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交流合作基地(上海政法学院)秘书长、“一带一路”律师联盟特邀首席顾问姜思源到黑龙江省律师协会调研律师行业涉外法律服务工作。黑龙江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省律师行业党委书记陈宏,省律师协会会长李亚兰,省律师协会副秘书长张旭及省律师协会涉外委员会律师代表等陪同调研。
康煜在座谈会上介绍了“一带一路”律师联盟经过一年多发展,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实体化运作稳步推进,会员队伍不断壮大,制度机制逐步健全,机构布局更加趋于完善。希望黑龙江律协充分利用独特的地域优势,抢抓机遇,积极主动提升黑龙江律师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在“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陈宏代表黑龙江省司法厅对调研组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一带一路”律师联盟以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给予黑龙江律师行业的关心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陈宏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企业、中国律师走出去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黑龙江作为最邻近俄罗斯边界的省份,一直致力于积极推进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及“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成果。此次调研必将对黑龙江律师行业开展涉外和“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给予强有力的推动,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谋篇布局,加快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培养体系、保障体系,努力培养大批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队伍,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黑龙江律师的贡献。
李亚兰介绍了黑龙江律师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队伍及涉外人才发展情况。目前黑龙江省从事涉外法律服务的人才比较匮乏,尤其是从事高端涉外法律服务的律师人才相对短缺,省律协将进一步提升全省律师法律服务意识,在培养、储备涉外法律服务专业人才,加强培训交流等方面做好工作,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需求,主动寻找机会,抢抓发展机遇,抢占法律服务市场,积累相关经验,推动法律服务工作向前迈进。
姜思源介绍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交流合作基地及上合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中方筹备办公室的基本情况、发展特色及主要工作方向,着力打造以论坛、智库、培训三大功能为主的国家级国际司法合作交流平台,已形成多元、开放、国际化的研究队伍,服务国家安全和外交战略。希望今后能为黑龙江涉外法律服务助力。
中国-上合基地合作部
2021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