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获2023年国际刑事法院英文模拟法庭竞赛三等奖

时间:2023-04-07浏览:290

近日,由“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国际赛)”海牙组委会和中国政法大学合作举办、隆安律师事务所赞助支持的“隆安杯”第十届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Moot Court Competition)落下帷幕,共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各地60余所高校代表队参赛。从报名备赛、书状撰写到庭辩对决,我校队员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在赛场上绽放光彩,最终获得书状全国排名第七(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

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简称“ICCMCC”),是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的实体和程序规则进行的英文模拟法庭竞赛,也是国际法领域著名的全球性模拟法庭竞赛之一。赛题关注时事,影射某一与国际刑法相关事件,紧密围绕《罗马规约》展开,涉及实体犯罪、犯罪形态与程序事项等争议焦点。参赛队伍需要同时就上述几个争议点提交检察方、辩护方与政府方/受害方书状,进行全英文书状写作并进行英文庭辩。中国赛的评委多为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具有极强的专业背景,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法律顾问刘欣燕博士等。

本次比赛得到了校领导及各二级学院的高度重视,在教务处的具体领导下,我校队伍由刑事司法学院刑事模拟法庭协会组织筹建,由刑事司法学院马岩博士担任主教练、国际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刘宣萱担任学生教练,且邀请了俞嗣耀、孔晓彤、张林睿、田娜等具有模拟法庭参赛经验的学长学姐作为赛外辅导。经历笔试和面试的两轮选拔,确定国际法学院的2020级本科生施胜文、2022级本科生秦浩宁、法律学院2020级本科生郭邦可担任庭辩;法律学院2020级本科生杨千一、国际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王丽娜担任研究员;国际法学院本科生陆天一、邱明晔、王思先、齐新雨、李诗扬,警务学院本科生李白玉、李婷婷、张晓敏,刑事司法学院周子彧、王珈程作为随队训练人员全程参与比赛培训。国际法学院本科生孙辰玥负责联络协调工作。

队员们在长达五个月的备赛期间进行细致的法律检索、文献查找、案例分析以及严谨的书状撰写,阅读众多国际条约、国际组织决议,在各大国际刑事法庭官网中寻觅相关案例,于知名学者的著作中寻找能够支撑论点的语句,反复修改打磨文书写作,最终形成三份近一万字的辩护方、检方和政府方书状,并在书状排名中获得全国第七名的好成绩。在庭辩阶段,队员们克服课业压力,通过高频的辩论模拟演练,精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是我校第八次组队参加ICC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赛)。我校队员在比赛过程中与强队切磋,提升了队员们的学术能力与专业素养,并为赛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未来,我校还将积极参与各类模拟法庭竞赛活动,力争在全市、全国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孙辰玥 供稿供图)

刑事司法学院

2023年4月6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