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助力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城市教育

时间:2025-04-02浏览:157

2018年9月,新时代以来的首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又一次召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上海教育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砥砺奋进,以高质量教育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上海篇章。

我们特推出专栏,通过图文,系列介绍上海教育的新发展和新成绩。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上海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眼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服务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需要,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推动改革、驱动创新、带动发展,发挥了全国教育改革试验田作用,推动了教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教育服务力、贡献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对外开放战略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教育行政人员高级研修项目上海积极发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和“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主动作为。鼓励高校与沿线国家实施“小而美”合作办学项目,建设了“一带一路”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面向老挝学生培养中老铁路技术更新和运维服务专门人才。依托上合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等平台,针对沿线国家2000余名高级官员开办研修班,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人士;依托WTO亚太培训中心,面向沿线国家开展多边贸易规则与治理培训。

去年9月1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办的“巴西金牌数学教师上海研修班”开幕系列活动顺利举行。此次研修班是巴西驻上海总领事馆支持的中巴建交50周年文化交流活动之一,研修班也是中巴建交50周年之际双方深入合作的又一重要体现。巴西代表可在一周时间内充分了解上海的教育体系和最佳教学实践,上海教师也能借此机会与巴西的优秀同行互学互鉴,共同思考中国、巴西乃至世界更多发展中地区面临的教育问题解决方案。 对此,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表示,2024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也是上海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以教师教育为切口开展中巴教育往来,将为上海师大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加深中巴教育界的互相理解,实现双方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进步。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周莉表示,中巴数学教师交流开启了中巴教育合作的新篇章,期望此次交流能激发中巴数学教育领域的共同创新,帮助两国下一代更好地应对21世纪的发展挑战。

再比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中老铁路培养“老挝詹天佑”,让更多国家刷新对中国教育的认知。2018年起,老挝苏发努冯大学派遣学生来上海学习铁路相关专业知识,学校成立了国内首个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本土化高级铁路技术人才的“中老铁路精品班”,开启“一带一路”中老铁路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2024年9月,学校中老工程师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将以“定制课程”形式,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安排教师前往老挝苏发努冯大学教授铁路工程专业课程,推动中老铁道工程高等教育合作走深走实。

六年来,老挝留学生们在上海学习到专业的铁路工程知识,更在这里开拓着眼界、描绘着未来的人生理想蓝图。老挝留学生们还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服务工作,他们以进博会为桥梁,对中国有了全新认识,结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看到中老铁路带来更多的市场和合作机遇。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表示,“一带一路” 倡议正从 “大写意” 向 “工笔画” 演进,学校为老挝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正是 “工笔画” 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独有偶,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聚焦教育交流、技能交流和人文交流,以实际行动投身于“职教出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截至2024年,在亚洲、欧洲、非洲布局,共建有8个海外基地。例如,在马来西亚、老挝和埃及分别设立“中文+职业技能”海外基地;在埃及成立中医理疗中东地区培训中心;在塞尔维亚成立“一带一路”市政工程国际产业学院;在白俄罗斯建立“中白数字建造新技术培训中心”“中白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在意大利新建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师培训中心等。

学校持续深耕“中文+职业技能”合作模式,把“中文+职业技能”模式作为“职教出海”的关键一环,大力推介中国卫生健康理念、建筑施工技术,弘扬中国工匠精神、传播中国语言文化。自2021年启动至今,共开展了16期“国际汉语训练营”、21期线上技能培训等,累计培养超2500名学员,覆盖12个专业领域,服务超20个“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

上海还深化推进高校创新能力开放合作。16所高校获5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发表国际合作论文6万余篇。7所上海高校与国际顶尖大学在生物、工程、通信等领域组建30余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一些上海高校牵头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实施“超级博士后”计划,吸引了一批境外优秀青年学者来沪工作,超过80%来自海外名校。

比如,近年来,上海政法学院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以下简称“中国-上合司法培训基地”)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培训、智库、论坛三大核心功能,对外培训成果丰硕。中国-上合司法培训基地已累计承担各类涉外高端培训班87期,为79个国家培训司法执法人才。同时,大力实施“尚合学者”“尚合讲席”“尚合青年高水平研修生项目”和“尚合青年实习生项目”等,推动建成国家级、国际化、多领域的高端涉外人才研修平台。此外,学校还先后主办了数十场国际国内高端学术论坛,初步形成了“上海合作组织智库论坛”“上合组织法律大学联盟论坛”“中亚和上合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品牌。2022年4月,上海政法学院牵头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大学联盟”,已成为上合组织国家法学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节选)

阅读原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