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24日,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上海仲裁委员会主任刘晓红率队赴海南开展系列合作交流活动,分别与儋州市人民政府、海南国际仲裁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国际仲裁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并应邀为海南省委政法委作专题辅导报告,共同推动海南自贸港涉外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与儋州市人民政府签约 打造洋浦涉外法治“样板间”
4月24日,上海政法学院与儋州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打造洋浦涉外法治建设“样板间”座谈会在海南省洋浦举行。儋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阳与刘晓红校长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儋州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局等单位负责人,以及海南省委政法委、司法厅代表等共同见证签约。
陈阳表示,此次合作是落实海南省委决策部署的重要实践。儋州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样板间”,正处于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对涉外法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与上海政法学院合作,将充分发挥高校在法学教育、涉外法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围绕法治人才培养、营商环境优化、国际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助力儋州洋浦打造成为海南自贸港涉外法治的“高地”和纠纷解决的“优选地”。
刘晓红表示,此次签约不仅是双方合作的正式启动,更是共同愿景和使命的深度融合。上海政法学院将依托学科优势,深度参与儋州涉外法治实践,共同探索高校与地方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为儋州提供法律智库支持,助力洋浦成为全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示范窗口。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智库建设、人才培养、实践协同及文化引领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大局。
与会人员围绕打造洋浦涉外法治建设“样板间”主题,从司法、执法、法律服务及企业法务需求等维度展开深入研讨,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为提升洋浦涉外法治建设水平、加快建设“涉外法治建设新高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举措。
与海南国际仲裁院合作 共育国际仲裁人才
4月23日,刘晓红校长带队赴海南国际仲裁院考察交流,双方就国际仲裁人才培养达成合作共识。24日上午,双方在海口签署国际仲裁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海南国际仲裁院党委书记、理事长王雪林出席活动。
王雪林表示,海南将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与上海政法学院共建涉外仲裁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发布人才培养标准白皮书,发起青年仲裁菁英计划,构建产教融合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刘晓红表示,学校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海南国际仲裁院共同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培养政治坚定、专业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海南自贸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人才互聘互派、仲裁业务实习指导等方式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精通仲裁实务的高层次人才。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推动仲裁事业发展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为海南省委政法委作专题报告 分享国际仲裁中心建设经验
4月24日上午,刘晓红教授应邀在海南省委政法委2025年第一期“海南政法大讲堂”作题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探索》的专题辅导报告。海南省政法系统3800余名干警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报告中,刘晓红教授从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础理论出发,系统阐述了建设国际仲裁中心的动因、核心要素及其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密切关系,深入分析了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她结合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为海南省推进国际仲裁中心建设提供了前瞻性建议。与会人员表示,报告内容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涉外法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系列合作是上海政法学院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化校地协同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与海南各方携手,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中国涉外法治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源|合作发展处 法律学院 国际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