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海纪录片学院举行夏季实训总结大会暨优秀作品展映活动。大会全面总结了近一个月以来实训教学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了新时代传媒学子在实践育人理念下取得的专业成长。总结大会由副院长孙健教授主持,实训全体师生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五位一体培养体系
本次夏季实训是上海纪录片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为期三周的集中实训中,学院打破传统课堂界限,创新性地构建了行业前沿+课程思政+产业认知+专业素养+综合创作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期间,学院特邀中央民族大学朱靖江教授、浙江义务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杨剑钊老师、澳门科技大学张林明老师等围绕影像人类学、直播电商、机器时代的协同与共生等前沿课题开展了多场专题讲座。同时,学院组织师生赴海南参与了“新传-立格”联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赴虹桥品汇和义乌国际商贸城实地调研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引导学生用专业视角观察中国经济活力。
产教深度融合作品彰显时代特色
在虹桥品汇直播基地的实地学习中,学生们深入电商企业运营一线,亲身参与直播带货全流程。其中在花桥中骏世纪城进行的“我在花桥等你来”短视频比赛中,学生创作多部原创短视频作品。本次总结会上共展映11部优秀作品,作品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在形式上更创新使用AIGC进行短视频创作的尝试。
双导师制成效显著实践育人结出硕果
本次实训创新性地实施了行业导师+专业教师双导师制。学院聘请5位来自SMG纪录片创作、电商运营等领域的资深专家,与专业教师组成联合指导团队,全程参与学生创作过程。这种产学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作品点评环节,广播电视学教研室主任王珏指出:从展映作品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将社会观察转化为深度叙事的能力,特别是在选题把握和现场调研方面表现突出。同时,他也建议同学们在今后的创作中,要进一步强化艺术表现力,提升作品的感染力。
副院长孙健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本次实训取得的成果。他认为,本次实训实现了三个重要突破:一是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大课堂;二是突破了专业壁垒,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三是突破了校企合作的表层对接,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深度协同。上海纪录片学院将以此次夏季实训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展与地方媒体、文化机构的合作广度,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同时,学院还将建立实训作品孵化机制,助力优秀学生作品走向社会舞台。
源|上海纪录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