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调研外商投资企业法治化营商环境,7月13日至18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军权带领第七调研小组的12名师生,先后赴广州、珠海、深圳开展《外商投资法》实施评估实地调研。调研团队由国际法学院王丽华教授担任组长,上海司法研究所副所长孟飞教授、经济管理学院王苑老师、政府管理学院魏宇凡老师等师生组成。
调研座谈中,毛军权对广州、深圳、珠海各家调研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学校历史、发展现状及“法治中国大调研”项目的背景、主题与重要意义。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全面学习和了解广州、深圳、珠海在《外商投资法》实施过程中的先进做法,以调研成果反哺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7月14日上午,调研组师生在广州市商务局开展实地访谈。广州市商务局外资管理处处长陈建莎介绍了广州市商务局、广州外商投资的基本情况。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处、广州市商务局发规处、外资管理处、广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广州市在外商投资法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典型案例和疑难困惑等。调研组就广州市商务局在外商投资法实施中遇到的核心问题,如“AI赋能”“准入管理”等开展讨论,围绕广州市商务局在外商投资法实施过程中的新思路、新方向、新举措进行了充分交流。
当天下午,调研组师生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实地访谈。访谈开始前,调研组师生实地参观了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及“5G模拟法庭”。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介绍了广州市中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涉港、涉澳外商投资案件的基本审判情况。调研组与法院就外商投资中的“知识产权纠纷”“涉外审判机制”等话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7月15日,调研组师生在广州市律师协会开展实地访谈。副会长彭波介绍了广州市律师行业发展现状以及涉外法律服务情况。双方围绕涉外法律服务“走出去”、AI人工智能在涉外法律服务的应用和探索、中国企业出海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调研为深化协会与高校合作、推动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搭建了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双方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实务问题研究等方面的联系。
7月16日,调研组师生赴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实地调研。师生们参观了珠澳法治理论研究与实践基地,全面了解了珠海与澳门在法律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协作与探索。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乐军会见了调研组师生,对学校开展“法治中国大调研”给予高度评价。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王智斌深入介绍了珠海市在涉澳审判方面的经验做法。
当天下午,调研组师生赴深圳华商律师事务所进行交流并看望了在该所执业的上政毕业生孙加荣律师、段卓君律师等。华商律师事务所党委副书记、高级合伙人律师谌秋林介绍了华商律师事务所基本情况,重点分享了深圳华商律师事务所在涉外投资法律保护领域的经验与成果。
7月17日,调研组师生在深圳市外商投资促进局、外商投资企业权益保护服务工作站进行调研,重点了解促进局和工作站在《外商投资法》实施背景下,针对外商投资企业权益保护方面的创新举措与实践经验。
调研组师生随后走访了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研座谈会由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黄志坚主持。涉外商事审判庭庭长朱萍、副庭长逄政,法官许海锚、林建益,知识产权庭副庭长祝建军以及前海法院法官王虎等出席座谈。黄志坚副院长对调研组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深圳中院在外商投资审判中的特色经验与创新做法。座谈会上,调研组与法院围绕《外商投资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问题,如“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设立变更”“知识产权保护”“人工智能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域外法查明”“负面清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市场行为、优化市场监管提供了有益思路与建议。
本次调研不仅深化了师生对《外商投资法》实施的深入理解,也为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注入了新动能,将有利于学校进一步提升法学教育的实践导向与前瞻水平,更好服务国家涉外法治战略。
源|上海司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