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联盟主办、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2025年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联盟第九届年会”(以下简称“年会”)于10月18日在上海政法学院成德楼召开。本次年会以“数字经济时代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建设与教学创新”为主题,邀请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张荣刚、张李义、潘勇、倪明教授以及来自西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重庆理工大学、辽宁财贸学院、安徽工程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等全国十余所高校的电子商务及法律教指委委员、专业负责人、实务界专家及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共同探讨数字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与法律交叉学科的发展路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前沿实践挑战。

大会开幕式由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宪主持。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常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刘志强致开幕辞并介绍了上海政法学院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的办学特色,指出推动电子商务及法律的学科交叉与专业协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高等教育回应时代变革、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使命。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张荣刚致辞并以《将“合规基因”深植电商原理》作主题发言,从“合规失守的代价”展开,从数据合规、竞争合规、经营合规等多维度阐述了合规教育在电商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

主题报告环节由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星显主持,多位权威专家分享了研究成果与实践思考。教指委委员、武汉大学张李义教授以《数智环境下电商专业技能培养思考》为题,指出AI正在重塑社会入口与教育分层,提出“一主两真三融四能五体”的电商人才培养新范式。教指委委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潘勇教授聚焦《贸易变局背景下跨境电商供应链的转型升级与法治保障》,分析了中美经贸摩擦对跨境电商的影响,提出技术驱动与法治保障双轮协同的发展路径。西北政法大学王卫东教授则从数据安全与数字经济协同机制入手,提出“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位一体的治理框架。教指委委员、南京财经大学倪明教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为题,回顾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的实现途径。海关总署驻上海特派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谢秋慧在《国际格局下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围绕跨境电商发展的五大难点,提出了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增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主题报告内容涵盖技术伦理、国际规则、产教融合等多个维度,展现了电子商务及法律交叉学科的广度与深度。
下午的小组报告会在经济管理学院召开,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鲍长生主持,上海商学院商务信息学院副院长李远刚担任评议人,就AI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区域电商发展瓶颈、跨境知识产权风险、数字教材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湖南文理学院文史与法学学院党委书记王翀、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于菊珍、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及法律系教师徐威娜、武汉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詹蜜、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电子商务及法律系教师李雪倩分别作了《人工智能时代电商法律与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陕西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质性问题及转型研究》《中美跨境电商及知识产权的前景与挑战》《探索大学教材数智融合的新形态》《“AI+”时代电商平台中的知识产权侵权与应对》的主题报告。


圆桌论坛环节由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星显主持,各高校代表分享了专业建设经验。上海政法学院、辽宁财贸学院、安徽工程大学、湖南文理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等院校教师围绕课程体系设置、师资跨界能力、实践教学落地、学科竞赛创新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教指委委员张李义、潘勇、倪明教授回应指出,在当前教育部推动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调整的背景下,专业建设面临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坚守”并办出特色,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立足区域特色、紧跟产业需求,推动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本届年会在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刘宪主持下圆满闭幕。张李义教授在总结中指出,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虽面临挑战,但前景广阔,各高校应坚定信心、加强协作,推动课程共建、竞赛共办、师资共享,共同培养具备合规素养、技术能力与商业视野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本次年会不仅是电子商务与法律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更是推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优化的重要平台。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联盟将继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校企合作、学科融合与教育创新,为数字中国与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源|经济管理学院
图、文|邓可、李健、张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