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10月23日上午,我校举办“大思政课”建设主题活动。沂蒙精神宣讲团一行应邀来学校作专题宣讲,各二级学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代表,上海政法学院附属青浦崧淀中学学生代表150余人参加活动。

全国“最美拥军人物”、中宣部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会长、“沂蒙红嫂”后代于爱梅深情讲述了“沂蒙红嫂”这一群体的故事,立体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感天动地的奉献精神,生动诠释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本质。从用乳汁救治伤员的“红嫂”明德英,到舍子拥军的“沂蒙母亲”王换于,从冒着生命危险掩护革命后代的“沂蒙六姐妹”,到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会场多次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爱国拥军模范、三八红旗手标兵、临沂市优秀沂蒙精神践行者、“十佳新时代沂蒙红嫂”、优秀共产党员孙百琴聚焦大青山突围战,讲述周纯全将军与沂蒙的情缘,其卓越的指挥艺术与身先士卒,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抗大老战士傅泉与沂蒙山区血脉相连的动人故事,正是沂蒙精神历久弥新的生动体现。她强调诞生于烽火之中的《沂蒙山小调》,已从山间旋律风靡全国、走向世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将沂蒙儿女的情怀传向海外。

沂蒙精神宣讲团的报告,情真意切、娓娓道来,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感人至深的实例讲述起一个个沂蒙故事,深刻解读了沂蒙精神跨越时空的价值引领。青年学子通过重温红嫂群体的集体记忆,进一步强化了“强国有我”的历史使命感。

活动现场还向于爱梅等颁发了学校“大思政课”特聘导师证书。

后续学校将持续深入挖掘和利用各类红色教育资源,将其有机融入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将个人成长自觉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努力续写砥砺奋进的青春篇章。
源|学(研)工部(处)
文|范伊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