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成立于2019年4月,是上海市公开成立的第三家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前两家分别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与华东政法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上海市教卫系统三家党内法规研究基地之一(另外两家分别为复旦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上海政法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党内法规研究,很抓党内法规中心建设,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心发展。校党委书记夏小和亲自担任中心主任,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潘牧天担任中心副主任,学校重磅引进的刘长秋教授担任执行副主任,并由科研处处长赵运锋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俊峰教授担任中心秘书长,另有党内法规学界重量级专家魏治勋、资深教授汤啸天、青年才俊刘旭光、李坤等包括法律学院、纪检监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科研处在内的10余个二级单位共计40多人组成的雄厚研究团队,是上海乃至华东地区最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党内法规研究机构之一。
中心以“服务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以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将上海政法学院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做得好、办得亮、叫得响、行得实、能持续、国内一流、上海顶尖甚至是最强的党内法规研究机构,成为党和国家特别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想得起、看得见、用得上、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理论研究殿堂、党内法规决策咨询高端智库与党内法规研究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为长远发展目标,自成立以来,科学布局、扎实稳进,在理论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以及平台搭建与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全方位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党内法规理论研究方面,中心遵循创新引领、鹤立独行、求真务实的学术理念与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不计名利的行事风格,引导并鼓励研究人员坚持发现并解决真问题、提出并创建真理论、做真学问,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在学界对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党内法规调整对象等存在诸多误读而制约了党内法规理论进一步深入发展的情况下,中心研究人员先后创建性地提出“党内法规不宜上升为国家法律”“党内法规的调整对象是党内关系”“党内法规不仅调整党内行为,也调整党员思想”等重要创新性观点,对党内法规理论研究起到了拨乱反正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中心研究人员还对党内法规普法、离退休党员管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内法规反腐、党内法规与党的纪律的关系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等党内法规理论研究较难开展的领域进行了拓荒性研究,并率先将指数研究方法引入党内法规实证研究领域,对党内法规基础理论研究、学科方法论以及学科建设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迄今为止,中心科研人员先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东方法学》《法学论坛》《法律科学》《理论学刊》《探索》《理论探讨》《理论与改革》《广西社会科学》《河南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民日报》《解放日报》、SASS STUDIES等国内外报刊上发表相关论文、文章70余篇(其中有1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或摘要转载);参著国内首本党内法规培训教材《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通论》、首本统编教材《党内法规学》以及国内首本党内法规制度史著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等,并主编了“上海政法学院党内法规研究系列丛书”,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哲社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上海市党建研究会课题等各级各类项目20余项;中心研究人员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其中,在最近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中心执行副主任刘长秋教授的论文《论党内法规在党的建设中的定位》获得党的创新理论优秀成果二等奖,成为本届获奖成果中唯一一篇党内法规的获奖成果),并获得上海市委组织部“走在前头、继续探索”基层党建主题征文一等奖、上海市党建研究会年度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百年历史进程中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年会优秀论文奖等各类奖励20余项。
在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方面,中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服务于实践,积极开展决策咨询活动。针对国内及上海市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先后提交决策咨询专报多篇,并参与中央及上海市多项党内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提供了多份重要意见和建议。近年来,中心先后多人受聘在各类党政部门或高校、科研机构等担任重要兼职,如中心副主任潘牧天受聘为上海市政法委法律顾问、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法治咨询专家组成员、上海市青浦区人大代表等,中心执行副主任刘长秋受聘为嘉定区监察委法律顾问、上海师范大学法律事务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温州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国内多家高校柔性引进教授,中心研究员徐世甫受聘为上海市委讲师团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成员……。借助这些平台,中心研究人员积极开展决策咨询,并先后应邀为温州市司法局、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宝山区检察院、上海市嘉定区监察委等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党内法规、党史学习教育以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重要宣讲多场。不仅如此,中心还通过在今日头条上推出党内法规微党课,在学习强国、央广网、光明网、上海观察、东方网等网络媒体上公开发表相关评论等不断扩大社会服务面,多角度扩展了中心的社会影响。
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中心坚持强强联合、以老带新,围绕中心大局开展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心副主任潘牧天教授入选上海市首批党内法规领军人才,并受聘为上海市法学会党内法规研究会副会长。2021年1月,中心引进了国内党内法规研究重量级专家、原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刘长秋研究员,并于2021底重磅引进国内党内法规研究又一权威专家、原山东大学法学院魏治勋教授,形成了一支拥有雄厚实力的研究队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多位党内法规研究重量级专家的研究机构;加之胡戎恩、徐世甫、汤啸天等在内的多位知名教授的支撑以及刘旭光、汪潇、龙洁、李坤、蒋翠婷等在内的一批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助力,中心已经一跃成为上海研究实力最强、最具有竞争力的党内法规研究中心。近年来,中心科研人员先后多人入选上海市委讲师团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宣讲团、上海市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实践宣讲团、“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法治宣传专家团等;而中心研究人员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中也有多人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或上海政法学院优秀毕业生。党内法规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吸虹效应正在显现!
在党内法规平台搭建与学术交流方面,中心坚持与各兄弟中心彼此交流、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理念,积极与上海市兄弟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合作办会,广泛参与国内兄弟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举办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先后在2019年、2020年、2021年连续三年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温州大学法学院合作主办或单独主办了三届全国性的党内法规理论研讨会,承办上海市教委党内法研究中心课题结项工作研讨会2次,积极为国内党内法规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不仅如此,中心研究人员先后受邀参加“党内法规研究机构建设东湖论坛”“天山法学论坛”“全国党内法规青年论坛”“全国党内法规博士生论坛”、复旦大学党建研究院依规治党论坛等由国内兄弟中心主办或承办的学术研讨活动数十场,极大地强化了与国内相关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此外,中心还与《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合作,自2019年开始专门开设了“党内法规研究”专栏,成为国内法学期刊中首家开设该专栏的期刊。三年多来,“专栏”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与高品味的学术导向,共刊发国内权威党内法规学者论文30余篇(其中有1/3以上被人大复印资料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权威二次文献转载),不仅成为学报的一块重要品牌,而且已成为国内党内法规学术共同体最为重要的阵地之一,为推动党内法规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三年,中心将立足于中心的长远发展规划,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研究方向及研究特点上做好文章,突出和强化中心研究成果的特色和质量建设,提升中心依规治党决策咨询服务能力,提高中心党内法规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推进中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助推中心成为国内党内法规研究领域的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