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政信息
上政信息

落实习主席重大倡议,全力做好 留学生培养工作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比什凯克上合组织元首峰会上向世界宣布:中方将在上海政法学院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利用这一平台为成员国培训司法人才。在此背景下,上海政法学院开始招收来自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相关国家的留学生。2013年,上海政法学院获得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仅3年时间,学校的留学生培养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理论教学+实践体验”着重突出中国元素。一是优化理论课程设置方案,增加中国元素课程占比。在学校现有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留学生的心理和文化特点,秉承“突出中国特色,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的培养理念,不断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在各专业总学分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语言文化特色课程等教学内容,冲抵留学生免修课程的学分。二是打造实践体验课程,感受中国魅力文化风情。建立历史文化、都市风情、乡风民俗、工厂企业、法庭实景“五位一体”的实践体验课程体系,每年定期组织留学生开展文化考察活动,通过“观、听、问、思、做”,强化留学生对中国博大文化的感知和体验,使留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特色课程+特训教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加快特色课程建设,夯实专业教学基础。2015年,学校立项建设留学生特色课程18门,立项留学生教育研究课题19项;2016年,利用“十三五”国际化平台建设资金打造了15门全英文课程和8门通识课程,为加强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法等全英文专业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组织教师“岗前特训”,精准对接教学要求。学校设立专项经费,每年选派教师赴北京语言大学参加对外汉语“岗前特训”,保证每一名参与留学生培养的课程导师均“持证”上岗,真正满足留学生教学要求,助推留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课程学习。

 “高端论坛+学术研究”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一是组织参加高端论坛,拓展学术视野。通过组织留学生参加高层次、高规格的学术论坛,比如“中国-亚欧法律论坛”、“中国-南亚法律论坛”等,扩展留学生的学术视野,启发学术思维,培养学术兴趣。二是鼓励开展学术研究,培养学术自觉。营造独立思考、勤于钻研、合作攻关的研究氛围,引导留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开展学术研究,对有明确研究意向的学生,挑选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多对一”指导;设立学术奖学金,对公开发表论文的研究生给予资助,激励学生不断增加学术积累,提高研究能力。

“一境四同+BCS”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一是遵循留学生教育管理规律,尊重留学生实际意愿,科学合理设置留学生管理办法,安排中国学生和来华留学生同堂授课、同卷考试、同室科研、同班活动,通过推行同一校园环境下的“四同”贯通培养管理模式,帮助留学生全面融入中国校园生活。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加强归属感(Belonging)、增加自豪感(Confidence)、提升满意感(Satisfaction)的“BCS”培养管理模式,对留学生进行个性化服务和指导,点对点、面对面、心贴心,全方位帮助留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保证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个人学业中。

“中国梦+丝路情”推动多元文化交融。一是对留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把中国推向“世界”。通过开展“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举办“汉语角”等形式,主动向留学生介绍中国的历史发展、基本国情、目标理想和价值观念,增进留学生对“中国梦”的了解和理解。二是创建“丝路文化节日”交流平台,把“世界”引入中国。举办丝绸之路民族文化节、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周暨国际文化嘉年华等系列活动,搭建各国、各民族、各地区风情展台,通过中外学生相互分享美食,展示民族服饰,欣赏具有民族、地域和国家特色的各种艺术作品,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交融,切实打造“国际化”校园。

三年来,上海政法学院始终秉承国际化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留学生培养水平,积极推进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2014年,上海政法学院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培养院校;2015年,荣获“上海市留学生工作先进单位”。目前,学校来华留学生人数已由2013年的17人增长到200余人,来源国由8个扩大为40余个。

十三五期间,上海政法学院将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优化生源结构,加强规范管理,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留学生教育培养体系,切实保证培养质量,力争到2020年末,将学校建设成为来华留学生留学上海的重要目标高校。(国际交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