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学校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工作会议

9月16日下午,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工作会议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207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葛卫华,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晓红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罗立刚主持。

葛卫华在会议中作《锚定政策窗口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占上海高等教育“重服务强贡献”先机》的报告。他指出,当前学校正处在上海高等教育资源重构、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政策不等人、资源有限定、竞争不手软”,全体干部必须增强“抢时间、拼速度、争主动”的紧迫感,精准对接市级重大计划,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胜势。

葛卫华指出,上海“重服务强贡献计划”牵引高校发展更好呼应社会需求变化和时代发展变化,投入导向契合“重服务、强贡献”改革要求,全体干部要把对接政策、提升贡献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奋力推动上海政法学院在上海高等教育新格局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一是要看清“政策时势”,准确把握政策改革要求,加快编制并落实学校综合改革方案;二是要把握“危机关联”,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快速调整专业结构,强化横向科研与专业培训“造血”能力;三是要直面“考核硬约束”,推动服务贡献从“软指标”变为“硬杠杠”,确保每一项工作对标考核要求、落地见效。

葛卫华强调,全体干部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始终高擎改革大旗、勇立创新潮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改革永远在路上”的战略定力,增强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向改革深水区勇毅前行。一是要聚焦关键领域,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推进综合改革落地见效。做到精准领会市委关于改革的工作部署,精准把握实施层面改革的重点难点,精准落实举措汇聚改革的行动共识。二是要围绕任务使命,以“慢不得”的危机感推动事业发展提质增效。做到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紧扣内涵发展方法路径,稳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紧扣师资队伍建设短板,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三是要压实责任链条,以“坐不住”的责任感保障治理体系运行有效。要锲而不舍抓实党的建设,筑牢坚强有力的发展根基;要久久为功抓严纪律作风,涵养风清气正的校园生态;要稳慎有序抓细安全稳定,维护和谐向上的发展格局。

刘晓红传达了2025年秋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精神,对学校2025年上半年工作成绩进行总结,对当前工作形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判。刘晓红以《坚持需求导向,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服务能力和贡献度》为题,聚焦学校“一校一策”综合改革部署重点工作。

刘晓红强调,本轮上海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体现出“办学导向、改革重点、资源配置”三大变化。学校必须快速响应、精准对接、高效协同,扎实推进以“重服务强贡献”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一是以调整专业结构为基础,构建“需求-招生-培养-就业-监测”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二是以改革培养体系为核心,构建“产业逻辑”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三是以改革科研组织为重点,构建“需求导向”的科研创新生态;四是以改革人事制度为支撑,构建“需求匹配”的师资队伍体系;五是以内部治理与资源配置改革为抓手,构建“产出导向”的综合评价机制;六是以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为突破,构建“三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刘晓红特别强调,在做好学校综合改革的同时,要持续抓好学生就业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确保改革任务平稳有序,落实见效。

罗立刚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要及时组织专题学习,传达会议相关精神,确保全体教职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决策部署上来。各单位要聚焦重点任务,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全力以赴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确保全年重点工作稳步推进、高效落实。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附属学校负责同志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源|学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