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坛|“国际民商纠纷仲裁、诉讼与调解——建立裁判和调解文书的全球流通制度”讲座举办

发布者:葛雯婕发布时间:2022-04-21浏览次数:550

419日晚,由教务处、国际法学院主办的“名师讲坛”第6讲开讲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一带一路法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特聘院长徐国建教授在线为广大师生作了“国际民商纠纷仲裁、诉讼与调解——建立裁判和调解文书的全球流通制度”主题讲座。讲座由国际法学院国际私法教研室主任蔡鑫博士主持,校内外师生及实务界人士共300余人在线参加了本次讲座。

  

徐国建教授首先介绍了司法文书目前在国家间尚不(充分)流通的现状,并以此为切入点,站在相当的高度提出了建立司法文书全球流通法律制度的愿景。在此背景下,徐国建教授详细介绍了实现该愿景所依赖的“三大公约”机制,即1958年纽约《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2005年海牙《选择法院协议公约》与2019年海牙《承认与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公约》2019年新加坡《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徐国建教授对“三大公约”的制定理念、适用范围、文书要求、管辖权、拒绝理由等作了系统的介绍和深入的解读。

徐国建教授认为,“三大公约”的体例一致性,即核心规定、宗旨、拒绝承认与执行理由的一致性,使建立司法文书全球流通法律制度成为可能,并为此打下了良好的基石。正如《海牙判决公约》的序言所载,实现司法文书的全球流通不仅能够提升司法救济的有效性,裨益各方,更能促进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与投资,创设一套外国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的统一的核心规则。

  

最后,徐国建教授结合中国关于“三大公约”的加入情况提出,我们应当善于学习和掌握国际规则并为我所用。“三大公约”的体例已经获得国际社会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广泛认知,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协商的共同基础,加快“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议多元解决体系建立的进程。同时,徐国建教授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参与《海牙判决公约》文本谈判的经历,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法律知识,立志成为涉外法治人才,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贡献中国智慧,提升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讲座后期,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针对同学们的提问,徐国建教授耐心指导,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三大公约”特别是《海牙判决公约》的理解。(刘志华撰稿、摄影)

 

教务处、国际法学院

202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