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校党委书记葛卫华率队赴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就深推产教融合、聚焦双向赋能等工作开展合作交流调研,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主任林东品、管委会主席王嵘、副主任朱宇晖、执行主任王思维,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志刚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此次交流活动。
林东品对上海政法学院一行的到访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高校与律所是法律事业共同体,共同肩负着人才培养和业务创新的使命。面对法律职业的新变革,博和汉商期待与高校携手,探索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协同发展,为法治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葛卫华对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指出,博和汉商的“高校情怀”与学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理念高度契合,双方合作前景广阔。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变革,上海政法学院正着力培养涉外法治人才,双方可进一步聚焦双向赋能,打造产教融合新业态,推动人才互聘,共建实践育人新通道,开创科研合作新局面。期待双方深化合作,共同服务法治中国建设。
王思维详细介绍了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分所布局、团队建设、荣誉成果及品牌特色。他表示,博和汉商始终注重学术与实践相结合,与学界保持紧密合作,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深化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的融合,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
高志刚从学校发展历程、学科特色、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介绍了上海政法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积极打造高端智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备显著的办学优势和社会影响力。此次合作将为学生提供优质实践平台,助力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卓越法律人才。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人才培养、课题研究、课程共建、职前培训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建立更加规范、高效的合作机制。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合作将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产学融合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律所的人才储备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此次交流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强联动,推动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共同为法治人才培养和社会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源|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