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政社会法讲坛第一讲“数字劳动者主体性危机与社会法回应”于我校明德楼404A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田思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由上海司法研究所社会法研究中心主任王倩教授主持,上海司法研究所孟现玉博士、刘洁博士参与与谈。吸引了多名师生参与交流。
田思路教授围绕劳动者主体性的学理阐述、数字时代劳动者主体性危机的技术诱因、典型呈现和社会法回应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阐释。在讲座开篇,田思路教授从劳动者主体性的本质出发,提出劳动者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于其对劳动过程的掌控。随后,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给劳动者主体性带来的危机,指出这种危机集中表现为主体客体化,并进一步剖析了算法驱动下劳动控制的精细化与情感化等现象。紧接着,田思路教授分别从数据侵权、用工歧视和过度劳动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劳动者主体性危机的具体表现。在讲座的结尾部分,田思路教授针对作为危机技术诱因与内核的算法管理,以及劳动者创造力消退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回应策略,同时对劳动者自主性的解放表达了积极展望。
在提问环节,面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创造性劳动、法定工时减少以及主体客体化认知等问题,田思路教授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与谈阶段,孟现玉博士分享了自己的深刻感悟,认为田思路教授对数字时代劳动者主体性危机的剖析尤其是在工时问题上的探讨,为自身学术研究带来了诸多启发;刘洁博士则就算法技术异质性所导致的技术从属性、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对劳动者主体性危机的回应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最后,王倩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全面总结。其指出,田思路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将讲授内容与自身丰富经历紧密结合,令人深受启迪,并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向田思路教授的精彩讲座致以诚挚谢意。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
撰稿人:李清雨、孟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