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信息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 2017-12-15 浏览次数: 29

经济犯罪的合理边界与理性治理——顾肖荣研究员访谈

顾肖荣涂龙科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正>涂龙科(以下简称“问”):顾老师,在访谈开始之初,您能不能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顾肖荣(以下简称“答”):我1948年9月出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获法学硕士学位。此后一直在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工作至退休,研究专业为刑法学,兼及金融法、公司法、证券法,是上海市“经济刑法”重点学科带头人。曾任上海社科院院长助理、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 

经济犯罪; 经济刑法; 空白罪状; 金融犯罪; 证券犯罪;

D924.3

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立法研究

翟勇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

《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以来,10年间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其原因在于,循环经济的概念定义不清,很难构筑符合法律特征的行为体系,导致该法在立法理论上存在缺陷与不足。从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审视了该法在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和遵守法律三方面的实践困境:没有一套有效的执行系统来认真执行这部法律,各地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循环经济特征不明显,效益不理想;颁布以来,也没有发生一件司法审判案件,司法机关和办案人员对该法的认知度低;企业没有按照这部法律的规定去作为或不作为,仅仅把它作为一个宣传的招牌。现在,循环经济法修改工作面临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循环经济理念的推行者要求制定一部强有力的循环经济法律,另一方面,又难以做到制定符合法律逻辑的循环经济行为规范,总之,立法应回归到行为的实在性和行为规范的目的上,而不是陷入抽象意念的想象中。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促进法; 行为; 行为科学;

D922.291

欧盟“循环经济”立法:起源、概念与演进

彭峰陈思琦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2008年的《循环经济促进法》通过至今,实践中遇到了难以落地的问题,不能很好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国人大修改该法的工作已经启动。作为“循环经济”立法的源头,德国和欧盟的立法过程经历了“片面但实用性”方法到“综合性”方法的转变。欧盟委员会在2015年12月通过了新的循环经济包裹方案,规划了未来几年的一系列行动计划,以及四项关于垃圾的立法提案,其中包括垃圾填埋、再利用和回收的目标。此后,欧盟的循环经济立法在法国、荷兰得到了传播。欧盟及其成员国循环经济立法起始于废弃物管理,随着技术的提高,变“废物”的资源化,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为立法核心,并呈现出综合性的特征。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修订应摒弃宏大而空泛的概念化,无实质性制度规范的思路,法律修订应回归事实层面,以物质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 

欧盟;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促进法》; 法律修订;

D95;DD912.29

循环经济法制比较与重构

曲阳

华东政法大学

循环经济法制是工业化国家创制的新型法制。我国2008年颁布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相较于德、日循环经济立法,我国“二元结构”的循环经济法制,应向循环管理一体化框架发展;我国推行的生产者延伸责任,应由颁布回收目录方式向“特定废弃物”管理转型;回收系统构建应从依靠市场力量向增强环境管制过渡,推进“两网融合”。 

循环经济法制; 生产者延伸责任; 废弃物回收系统; 比较; 重构;

D922.291

寻求法律与宗教的和谐:北欧经验及其启示

李红勃许冬妮

外交学院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北欧国家有着悠久的宗教传统,大部分人口都是基督教路德宗的信徒。北欧各国的宪法对宗教尤其是路德宗的法律地位作了明确规定,并通过专门的立法对宗教团体及其活动进行管理和规范。与此同时,北欧的婚姻法、刑事法、诉讼法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吸收了一些宗教的内容。在当今中国,传统宗教精神的衰落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因此,中国可以借鉴北欧的经验,通过构建合理的宗教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传统宗教积极的社会作用。 

斯堪的纳维亚; 法律; 宗教; 路德宗; 佛教;

D953;DD912.1

经济犯罪中共同犯罪问题的解决路径

毛玲玲

华东政法大学

经济犯罪的理论框架、立法技术、犯罪实际样态与传统犯罪存在差别,其共同犯罪问题的解决路径不同于传统犯罪:一,经济犯罪中形式上是否具备“共同犯罪行为”和“共同犯罪故意”具有认定的难度,而且经济犯罪中没有形式上整体考察的必要。因此适宜采用不区分正犯、共犯的统一正犯模式,对于法益危害是否具有功能性的“因果力”是经济犯罪中共同犯罪认定的关键标准。二,当经济犯罪中的帮助行为具有独立的危害性时,帮助行为即具备“刑事可罚性”,当前实现这种“刑事可罚性”的方案有共犯化和正犯化两种,在方案设计时应兴利除弊:共犯化处理时通过设置“事前通谋”“明知……提供帮助”等前提条件,明确刑事处罚条件;正犯化处理时,应坚持轻罪配置。三,经济犯罪共同犯罪问题解决的目标是对不同犯罪人实现罚当其罪,可以总结司法经验中常见、多发的情况,设置具体、确定的量刑标准。 

经济犯罪; 共同犯罪; 统一正犯;

D924.3

我国特困人员供养法律制度历史演进及制度展望

高瑾

西北政法大学

为城乡“三无”特困人员提供救助是我国政府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社会救助制度,通过为城乡特困群体提供基本生活救助,以谋求其生存权的实现。但诸如立法层级、城乡统筹规制、制度衔接、社会参与机制、供养服务机构保障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特困群体最低生活需求的实现。唯有重构制度体系,以制度供给的不断完善调整回应现实需求,明确特困人员权利保障的必然性,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针对性的为陷入生存困境的特困人员提供规范化、制度化的保障。 

特困人员供养制度; “三无”人员; “五保”供养; 制度衔接;

D922.182.1

庭前会议程序若干问题思考

兰跃军

上海大学

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2款增设的庭前会议程序过于原则,定位模糊。庭前会议应当具有证据开示、非法证据排除、争点整理和程序性问题前置解决四方面功能。为此,应当进一步明确庭前会议的适用范围和具体内容、启动方式和参加人员、具体流程和处理方式,以及法律效力和法律监督等,从而充分发挥庭前会议的功能,保障庭审顺利进行和庭审实质化的实现。 

庭前会议; 适用范围; 启动方式; 具体流程; 法律效力;

D925.2

医疗伦理侵权之证明责任分配研究

凌高锦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检察院

证明责任分配法则不仅系法院认事的基准,其实亦具有充当诉讼当事人之行为准则。虽然医疗伦理侵权诉讼之证明责任分配系由“主张证明责任”转变为“过错和因果关系证明责任倒置”的规定,再到过错和因果关系证明责任分配的回归,但是仍然给实务中法官适法带来了困惑。因此,探求医疗侵权之证明责任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如何理性化解医患纠纷,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实体权益和程序权益,尤为重要。 

知情同意; 医疗伦理侵权; 证明责任分配;

D923;D925.1

论习惯法与事实上习惯的区分

王聪陈吉栋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大学

《民法总则》中有3处规定了“习惯”,第10条规定的习惯为习惯法,其他两处为事实上习惯。习惯法是事实上习惯与法的确信的结合,是国家制定法之外的规范来源。法的确信本质上是一定区域内民众客观存在的普遍心理。我国应接受习惯法与事实上习惯这一区分,由法官在司法审判中判断法的确信。区分习惯法与事实上习惯的实益为:有助于厘清对习惯的错误认识,有助于实现习惯的司法适用的初衷。 

民法总则; 习惯法; 事实上习惯; 法的确信; 司法适用;

D923.1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之除外条款研究

孙宏涛林煜轩

华东政法大学

环境责任保险除外条款的设置是为了合理分配风险、有效平衡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除外条款的合理设定也有利于我国环境责任保险产品的科学设计。在梳理我国现有的法定和约定的除外条款后,可以将渐进性环境污染责任纳入到环境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之中,但生态损害的赔偿责任仍应当作为除外责任加以限制。 

环境责任保险; 除外条款; 渐进性污染; 生态损害;

D922.284;D922.68

改革背景下检察监督体系的完善与思考

郑永生周红亚魏韧思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职务犯罪侦查权的转移让检察监督失去了所依赖的强力后盾,长期以来的“威慑型监督”模式难以为继,这带来了我国检察制度路在何方的疑问。监察委改革不影响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和大陆法系传统。检察机关应当坚守宪法定位,以参与型监督理念和体系化监督思路调整完善检察监督职能。在诉讼领域主要以“参与型”“主动型”监督履行好监督职责;在非诉讼领域主要采用“建议型”“事后型”的监督方式来履行监督职能;不宜或不能启动诉讼程序的事后型监督应采取监督令的运行模式。 

监察委员会改革; 检察监督; 体系完善; 工作格局; 监督令;

D926.3

德、法职务发明权属机制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刘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职务发明权属机制是配置职务发明权利的重要法律规则,德、法两国作为大陆法系的代表国家,对于职务发明权利归属的立法相对成熟,但是采用了迥然不同的立法模式,两国在职务发明的基本概念界定、权属规则设计、报告机制规定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立法差异。有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对德、法两国的相关规范的比较和立法经验的总结,为我国职务发明权属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与借鉴。我国现行《专利法》所规定职务发明权属机制,在规范形式上与德国法的规定较为相近,但基于“雇主优先”的立法模式,在实质运行上则与法国法的效果更为相似。因而在《专利法》第四次修订中,我国职务发明权属机制在概念界定和权属规则的制度和设计上都在向法国法的立法结构靠拢。为保证法律体系的一致性和适应性,《职务发明条例(草案)》借鉴德国经验所引入发明报告机制也应吸收法国的制度设计模式进行修正和简化。 

职务发明; 权利归属; 雇员优先; 雇主优先; 发明报告机制;

D923.42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7年总目录

Z87

2018年《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征订启事

<正>《上海政法学院学报》(原名《法治论丛》)创刊于1986年,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政法学院主办的法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30多年来,本刊始终践行“以法为基,寻社会治理之策;以文为器,求兴国安邦之道”的理念,坚持特色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断总结办刊经验,更新办刊思路,已成为特色鲜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先后在上海市高等学校学报评优活动中连续五届获得“上海市优秀学报”奖;在教育部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