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暨南学报》2021年第12期目录及摘要发布

信息来源: 暨南学报 微信公众号 发布日期: 2022-01-18 浏览次数: 10

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阐释·专稿

中国道路的独创性

郭万超


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阐释·党内法规研究专题

党内法规体系形成后时代的发展任务

章志远

论党内法规的规范性 

——基于党史和学理的双重考察

祝 捷

党的领导法规之概念展开

蒋清华

党内法规实施效能提升的制度保障与实践路径

任 颖


哲学

连续性与断裂性:中国轴心突破论再考察的一个命题

王凯歌


国家治理现代化

社区治理绩效损失:生成机理与矫正策略研究

曹惠民

区域城市协同发展测度及影响机制 

———基于山东的实证分析

王雨枫


中华传统文化

宗其原而应之变:论明代心学与儒学学统的建构问题

赵永翔


金融研究

旅游保险:发展潜力、市场需求与制度设计

孙雷蕾,王国军


新媒体研究

流量控制下的“网瘾老年”:城市老年上网行为塑造与干预的中国方案

王 冰



第12期摘要


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阐释·专稿


中国道路的独创性


作   者:郭万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

摘 要: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是在探索一种全新版本的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独创性的内在根源在于:坚持独立自主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理念,占据人类思想的制高点;从中华文化这个独特基因寻找生长点。中国道路原创性的内在机理表现在经济上具有独创的动力机制;政治上具有独创的内在优势;外交上具有独特的内在价值。独创性使中国道路迸发出影响世界的历史伟力,使人类发展重心开始东移,它将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真正彰显人类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并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经验和强大示范效应。

关键词:中国道路;独创性;中国共产党


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阐释·党内法规研究专题


党内法规体系形成后时代的发展任务


作   者:章志远,华东政法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作为全面从严治党长远之策、根本之策的党内法 规制度建设进入体系形成后时代,面临体系健全、实施激活和保障强化的三重发展任务。践行党内法规体系成熟标准、提升党内法规全生命周期质量、维系党内法规体系统一权威、形成党规国法相向而行格局,是健全党内法规体系的基本策略。营造浓郁的全社会学习党规的氛围、持续加大党规公开的力度和落实执行责任制,是激活文本之规走向行动之规的主要机制。德才兼备的党规专门工作队伍、守正创新的党规理论研究队伍和代代相传的党规后备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强化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根本的组织保障。

关键词:党内法规;体系形成后时代;习近平法治思想


论党内法规的规范性

——基于党史和学理的双重考察


作    者:祝捷,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摘 要:党内法规作为一种具有法意涵的规则体系,规范性是其重要属性。党内法规的规范性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和规范性理论的双重视角展开论述。党内法规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产物,“党内法规具备规范性”命题的直接来源是毛泽东同志关于党内法规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表达了党内法规“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构建党内有序统一的政治秩序”的原初目的。目前党内法规已经构成了严谨的规范阶层结构,这一规范阶层结构是党内法规具体条款具备效力和强制性的体系支撑。党内法规的规范性还来自于中国共产党自身价值正当性及其对党内法规体系以及具体条款的价值传导,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导向和意识形态取向通过党内法规变迁机制、义务权利机制以及规范性表达式传导至党内法规并获得贯彻实施的保障。趋向学科化的党内法规,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党内法规规范性的阐释和论述。

关键词:党内法规;党内法规的规范性;党的政治建设;规范阶层结构


党的领导法规之概念展开


作   者:蒋清华,中南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摘 要:党的领导法规从实务概念发展到学术概念,内涵有所变化。以“部门法”思维观之,领导法规专事调整党的外部领导关系,主要规范事项除了领导行为,还有领导主体、职责和保障等,因而不仅指“1+4”框架中的领导工作单行法规,还包括党章和其他三大板块党规中的领导规范。相对应的党规部门是调整党建关系的建设法规。党建关系、外部领导关系都离不开由党章及其关联法规所调整的党内领导关系。十九届四中全会所称党的领导制度涵盖建设法规和领导法规。为贯彻宪法之党的领导原则,国家法律对党的领导事项作出规定,社会规范等对领导法规进行细化。这些在党规之外的领导规范和作为党规的领导法规共同构成党的领导法体系。发展一种部门党规意义上的领导法规概念,对于发展领导法规教义学、构建部门党规体系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领导法规;领导制度;领导法;党内法规体系;部门党规


党内法规实施效能提升的

制度保障与实践路径


作    者:任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摘 要:党内法规实施效能提升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党内法规实施效能的提升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积极回应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与常态化精准化疫情防控的新要求,明确党内法规实施效能提升的新使命、新任务, 是当前党内法规实施的重心所在。党内法规实施效能的提升,以党的领导根本政治保证与常态化精准化疫情防控法律保障的有机统一为前提,以党统领战疫全局、协调各方执法力量为基础,以强化疫情防控督查检查为支撑,以党法协同为路径,从协同效能、补强效能、监督效能的提升出发,形成党内法规实施体系建设整体合力。通过党内法规与疫情防控法律的统筹衔接,以及党内法规实施全链条中的复合型风险防控制度保障,为公共卫生法治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党内法规;实施效能;制度保障



哲学


连续性与断裂性:

中国轴心突破论再考察的一个命题


作   者:王凯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文化教研部。

摘 要:雅斯贝尔斯的“轴心突破论”长期以来是解释中国哲学产生即所谓“哲学的突破”以及中国哲学内在超越性的经典范式。尽管“轴心突破论”在描述诸子哲学与前诸子时代之间的革新性方面依然有强大的解释力,但是它在强调东西方轴心突破的共通性时, 容易遮蔽相较于西方启示宗教断裂性特征的早期中华文明演进的连续性特征。本文借助考古学与思想史的考察指出,与西方相比,贯通天地的宇宙论结构在中国的轴心突破前后依然延续下来,贯通天地、巫政合一的巫术性宗教传统是造成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历史基础之一。孔子“以仁释礼”的轴心突破是在继周损益的基础上对三代传统的进一步发展而非断裂,中华文明政教一体、政教相维的政治秩序观可以追溯至突破前的巫术性宗教背景。

关键词:轴心突破;连续性;断裂性;巫术性宗教;孔子



国家治理现代化


社区治理绩效损失:

生成机理与矫正策略研究


作    者:曹惠民,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 要:城市社区基层自治的制度设计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个重要实践。城市社区治理机制的研究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社区自治是一个多元协同治理的典型。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治理水平和能力将决定着社区治理的整体绩效。文章深入解构XZ市某社区的治理功能失调的案例,提出了社区治理绩效损失的理论模型,基于绩效损失的理论视角,文章分析了不同的治理主体在该社区 治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过程和结果,并分析了社区治理主体行为与绩效损失的内在联系,讨论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功能衰减、弱化的内在诱因。借助该社区治理绩效损失的生产和选择过程,帮助人们在绩效损失的视角下全面理解我国新建社区在自治的治理机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在分析社区治理绩效损失生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有效规避基层社区治理绩效损失的对策建议,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新的 “抓手”。

关键词:社区自治;治理绩效损失;生成机理、矫正机制



区域城市协同发展测度及影响机制

——基于山东的实证分析


作   者:王雨枫,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以政府为主导的应急管理体制是我国应急管理的基础,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结构也是应急管理领域不可回避的基础且重要的研究议题。为减少政府组织的应急协同失灵, 本文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厘清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组织协同治理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清晰描绘了组织内部不同突发事件的应急协同网络结构,并提炼和归纳出4种网络的模式和特点。依此研究指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协同网络分别为节点地位平等的紧密-分工型、单核主导的松散-协作型、节点地位平等的紧密-协作型和双核主导的松散-分工型。政府应急组织协同治理网络的困境主要在于负责部门与协同中心不匹配、度分布不合理、不同突发事件类型间应急协同不足。以网络治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三重策略包括节点优化、整体网络优化和应急协同网络间优化,是提高政府应急协同能力和绩效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加强和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关键词:夜间灯光;城镇化;位序—规模法则;影响机制;区域协同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


宗其原而应之变:

论明代心学与儒学学统的建构问题


作   者:赵永翔,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外国语大学。

摘 要:作为朱子理学对立学术体系的心学,至明中叶经王阳明力主是说,而逐渐取得了堪比官方理学的强势地位。这种学术格局变动的同时,也伴随着思想界的震动和学术群体内部的撕裂,并在客观上促成了明至清初儒学学统建构与再建构问题的产生。在与朱子理学的学术竞争过程中,王阳明以集学术与事功于一体的独特气象支撑着心学体系。倾向心学的知识群体们从朱陆异同、心禅界限、治学主旨、史籍书写等方面的论辩中宗其原而应其变,力图展现出心学理路之价值与谱系之“正宗”,从而在儒学学统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占得一席之地。从明代社会的整体发展脉络来看,心学与朱子理学就儒学学统中的位置之争,不仅仅是两种学问绍续薪传过程中的学术命运问题,亦且演递为关涉彼时道统与政统的重大社会问题。

关键词:心学;理学;儒学;学统



金融研究


旅游保险:发展潜力、 市场需求

与制度设计


作    者:孙雷蕾,王国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摘 要:新冠疫情使旅游经济遭受重创,许多旅游供应商和服务商陷入经营困境,尽快建立风险预警以及风险保障机制成为旅游行业的共识。为推动旅游经济健康发展,文化旅游“十四五”规划提出旅游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实施风险评估和预警。在旅游行业逐步建立风险治理制度的过程中,商业保险能够为旅游经济及各经济主体提供更专业的风险分散及风险评估服务。作为风险管理的财务手段,保险在旅游行业的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旅游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对旅游市场潜力及保险需求进行分析,判断商业保险及政府救助在旅游行业风险治理机制中的作用, 并提出建立旅游保险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保险;市场分析;制度设计


新媒体研究

流量控制下的“网瘾老年”: 

城市老年上网行为塑造与干预的中国方案


作    者:王冰,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媒介技术的迭代和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触网”后深陷其中。作为媒介的流量从单一的技术实践进入社会结构。它通过调节老年人的感知环境、符号环境和社会环境,塑造着老年人群的价值观念和认同取向,并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组织关系。它通过达成理解—制造信任—产生动机—取消行为门槛—制定群体规范的作用机制控制着老年人群的日常生活。对中国城市老年人上网行为的干预主要围绕调适社会养老模式、老年人群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媒介使用方式展开。老龄化与以数字化为表现特征的媒介化所产生的互动展现出人与媒介的持久博弈。流量媒介时代,真正考验老年人群的,并不是日新月异、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技术, 而是我们身边的家人和我们自己。

关键词:流量;媒介环境;城市老年人;上网行为;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