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海纵览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信息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 微信公众号 发布日期: 2022-04-24 浏览次数: 10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论文目次、摘要及关键词


  01     政治学研究                    


王  鹏    理论·价值·制度·实践: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之逻辑透视——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02     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                    


刘钧霆, 王子睿,佟继英    全球价值链、出口产品质量与工薪差距


张春芳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检视与超越——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


张蔷薇, 段 霞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生产率异质性的影响研究



  03     法学研究                    


李拥军,郭晓燕    情理法则在裁判说理中的功能与应用


王   霞    权利兴起中的心理机制——一种社会心理学路径的阐释



  04     历史学研究                  


展   龙    “仪”与“朝”:明代朝参议政及其沦失的历史考察


武艳敏,王洪亮    从救灾到防灾——陈云水旱灾害防治理念及发展



  05     文学研究                    


李雪莹,党圣元    论“思无邪”与儒家的政教价值


张 凝,李永平    “替罪羊”与献祭危机——勒内·吉拉尔替罪受害者机制的内在逻辑寻踪


张   丽   论巴赫金表述诗学的建构


周文娟   从“语图互文”到“图文缝合”——文学接受效应的发生逻辑、内在理路与研究价值


沈文慧   艺术形式的革命化与自我革命的形式化——论丁玲文学风格的流变与作家主体精神的辩证关系


曾思艺   一部独具特色的全景战争小说——斯塔德纽克的《战争》



  06     艺术学研究                  


姬   宁    从“贵无论”到“声无哀乐”:魏晋士人对乐舞语义功能的重构



  07     教育学研究                  


刁玉华   普及化阶段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特点研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分析


李永鑫,陈 珅   素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点


王 丹,孟祥龙   论师范类专业认证与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



  08     文化与传播学研究                  


曹漪那   审思与启示:海外中国学视域下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


马惠玲   论年龄称谓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观



  09     编辑学研究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


江   波    基于学术共同体的学术期刊品牌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杨文欢    对话式话语生产:社科期刊国际化的内在机理与传播路径



      政治学研究                    


王  鹏

理论·价值·制度·实践: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之逻辑透视

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摘 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党的百年奋斗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与积累的历史性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框架,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呈现出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制度逻辑以及实践逻辑互嵌共变的逻辑特征。深究其中原因,党的百年奋斗轨迹与呈现出的逻辑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至上”“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等多维动力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飞跃,是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从价值逻辑来看,“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中国国家事业和改革实践坚持“人民性”在新时代的表达形式。从制度逻辑来看,“中国之制”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制度密码,既对当下现实问题进行了回答,也为建设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供了新契机、新思路。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之治”植根于中国历史与现实土壤,是对中国国家治理进行解读与分析的原创性理论范式,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与治理效能。

关键词:百年奋斗;中国之制;中国之治;历史经验



       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                    


刘钧霆, 王子睿,佟继英

全球价值链、出口产品质量与工薪差距

摘 要:使用BACI-HS02的微观贸易数据库和全球价值链数据库,选取中国2001-2014年制造业21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对出口产品质量以及工薪差距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地位、一般贸易、全要素生产率、研发强度等都对工薪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加工贸易对工薪差距没有影响;全球价值链通过产品和产业升级以及要素需求结构升级等途径对工薪差距产生影响。中低技术行业除加工贸易外,全球价值链地位、一般贸易、研发强度、全要素生产率与外资参与度等因素都对工薪差距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高技术行业中只有全球价值链、一般贸易与研发强度三个因素对工薪差距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其余因素对工薪差距无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带动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从而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导致工薪差距扩大。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出口产品质量;工薪差距;技能溢价机制



张春芳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检视与超越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

摘 要:当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始终与资本逻辑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其实质是主权国家对资本权力统治逻辑的运用,是资本全球化背景下 “中心—外围”模式的维续,在当代世界已面临危机与困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根本目标、制度框架、发展模式三方面变革资本全球治理模式,实现对旧的治理体系的超越:以共享为核心目标引导经济全球化转型,以公共价值引领全球市场,以一带一路为平台提供公共产品,通过利益嵌入和市场对接等机制切实倡导经济发展中的多边主义。

关键词:全球经济治理; 资本;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边主义



张蔷薇, 段 霞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生产率异质性的影响研究

摘 要:结合“新”新经济地理学,测度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异质性特征和趋势,并构建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及细分行业集聚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探索其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①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高质量增长方面尚存在短板且呈现异质性,存在内部效率结构不均衡、技术进步不足、技术生产率低下、规模效益尚未形成、有效供给不足、全要素生产率整体较为滞后等问题。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依然存在粗放型、滞后性的特征,各行业间异质性较大呈现出非均衡现象,各行业均由于技术效率水平影响整体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上升对城市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呈现出“倒U”型关系,需要引导各要素形成技术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引领作用和结构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异质性;全要素生产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新”新经济地理学



       法学研究                    


李拥军,郭晓燕

情理法则在裁判说理中的功能与应用

摘 要:情理是实现裁判者和公众之间话语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司法场域,法官是言说者,当事人和大众是“听众”,裁判者欲说服“听众”,就必须学会用百姓的日常法则来说理。通情达理才能说服“听众”,情理缺失是案件引发社会争议的根本动因。情理缺失具体表现为抛却情理的法律专断、忽视常理的论证逻辑、法理阐释的简单粗暴等情形。在政策实施型的司法体制下,既有的刑事诉讼结构下,经由成本收益权衡,裁判者不敢或不愿运用情理法则来说理。裁判者要在说理中融入情感,尊重常理,坚守法理,做到情理法融合,才能在说理中收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情理;听众;常理;裁判者



王   霞

权利兴起中的心理机制

——一种社会心理学路径的阐释

摘 要:权利兴起的过程首先是权利心理的形成过程。权利心理在根本上是一项个体心理活动,同时也是一项社会情境下的群体心理状态,所以需要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层面上来研究权利心理基础的形成。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模式化倾向,这使得个体间权利心理的顺畅沟通具备可能。在个体沟通过程中,权利诉求信息得以汇集并在社会宏观层面产生去个性化的效果,最终形成社会心理的雏形。个体的权利心理受到社会的影响会产生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的情形,而群体压力和制度压力则维持了二者之间的平衡,并促成个体权利心理与社会权利心理的反复而持续的互动,权利的心理基础在其中得以形成并逐渐成熟。

关键词:权利心理;社会角色;去个性化;交互机制



       历史学研究                  


展   龙

“仪”与“朝”:明代朝参议政及其沦失的历史考察

摘 要:朝参是明代君臣共同议决国事的重要制度。较之唐宋,明初朝参仪制屡经调改,趋于简化,形成更定起居礼仪、分立内外朝仪、弱化朝仪等级等独特运行机制,并在议政、理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君臣互动、决政、共治的重要渠道,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明初皇权造极之际君臣分明、礼法严明的秩序格局。至明中后期,朝仪繁冗杂复、废时误事,加之时有皇帝怠政不朝、廷臣惰政失朝,以致朝仪与朝政的矛盾日渐凸显,朝参也逐渐失去议政决策的原初功能,进而沦为仅是皇威至上、皇权合法的外在形式和礼仪象征。

关键词:明代;朝参;朝仪;视朝;失朝



武艳敏,王洪亮

从救灾到防灾

——陈云水旱灾害防治理念及发展

摘 要:由于在经济建设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陈云在水旱灾害防治方面的努力常被忽视,但从灾害学的角度看,陈云水旱灾害防治理念逐渐形成和发展并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组织生产自救,平安渡过水旱灾害;重视粮食储备,有效预防水旱灾害;重视粮食调运,切实保障灾民生活;兴修水利工程,竭力根治水旱灾害。陈云的水旱灾害防治理念不仅对根据地的灾荒救济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抗灾救灾工作注入思想动力,还为现阶段我国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带来诸多启示。

关键词:陈云;灾害防治理念;灾害防治实践


       文学研究                    


李雪莹,党圣元 

论“思无邪”与儒家的政教价值

摘 要:孔子以“断章取义”的方式取用《鲁颂·马冋》篇中的“思无邪”一言以蔽三百篇,从而确立了《诗》的价值基调。“思无邪”观念的产生与春秋时期礼乐的崩坏有直接的关联。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恢复礼乐旧制,但迫于儒士身份和现实困境,他将诗、礼、乐转化成与个体修身有关的道德命题。在正道失序的现实背景下,先秦儒家将中正无邪的价值诉求植入到诗、乐之教中,以此来维护诗和礼乐的纯正性。

关键词:思无邪;《诗》;礼;乐



张 凝,李永平

“替罪羊”与献祭危机

——勒内·吉拉尔替罪受害者机制的内在逻辑寻踪

摘 要:替罪受害者机制由法国文学批评家、人类学家勒内·吉拉尔建构,是原始人类应对献祭危机的策略。模仿欲望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衍生冲突与暴力,致使社会秩序崩塌,献祭危机出现。替罪受害者机制在模仿欲望的驱动下寻找替罪受害者,于是集体迫害者指定带有受害标记的替罪羊。替罪羊将社群内的分散暴力转变为一致暴力,并随着献祭己身净化了暴力,由此献祭危机解除,社会秩序恢复,替罪羊也在此过程中经历了由极恶者到拯救者的两次变形。勒内·吉拉尔从文学经典、当代原始人仪式中寻找替罪受害者机制的证据,指出替罪受害者机制是人类文化的创世原则。

关键词:勒内·吉拉尔;替罪受害者机制;模仿欲望;献祭危机;替罪羊


张   丽

论巴赫金表述诗学的建构

摘 要:巴赫金的表述诗学以巴赫金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基础,经历了提出、发展、实践、完善、拓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表述与符号、话语、言语行为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显示了表述与巴赫金各个理论之间的联系。表述的内部所要建构的是由完整表述构成的表述整体。表述的外部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在完整表述基础上形成,通过读者、听者、第三参与者的解读才能实现。

关键词:巴赫金;表述诗学;表述整体;表述内部;表述外部



周文娟

从“语图互文”到“图文缝合”

——文学接受效应的发生逻辑、内在理路与研究价值

摘 要:“图文缝合”作为文学生产与接受的基本方法论,是以提升文学接受效度为目标的理论探索。文章立足于系统科学认识观,以接受美学思想为理论框架,探究从“语图互文”“期待视域”到“图文缝合”这一文学生产与接受系统效应的发生逻辑、内在理路与研究价值。本文意在突破单一学科逻辑囿限,对文学接受展开跨学科的理论推绎,以期获得更为宽阔的时代研究视野,引发更多有益于促进当代文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语图互文;图文缝合;期待视域 ;文学接受 ;内在理路



沈文慧

艺术形式的革命化与自我革命的形式化

——论丁玲文学风格的流变与作家主体精神的辩证关系

摘 要:从新女性作家到左翼作家再到革命作家,丁玲的生命历程是一个不断改造旧我、构建新我的革命化过程,也是她的文学实践与其主体精神彼此形塑的过程。革命化的文学形式是丁玲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艺术呈现和文学表达,经由文学形式的革命化,丁玲实现了自我革命的形式化。丁玲文学风格的流变与其主体精神形成了同构与互文的辩证关系,体现了革命文艺工作者及其文学实践对时代精神的积极回应和主动对接,这种宝贵的精神品质值得发扬光大。

关键词:丁玲 ;文学风格; 文学体式; 主体精神; 革命化



曾思艺

一部独具特色的全景战争小说

——斯塔德纽克的《战争》

摘 要:斯塔德纽克的《战争》是苏联全景战争小说的代表作,在战争叙事方面匠心独运,具有论辩反驳性(通过书中的重要人物直接提出异议进行反驳,通过大力描写苏联红军上下一心共御外敌对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作战不力甚至只是溃败的言论进行了反驳,通过斯大林形象进行反驳)、军事科学性(军事科学或军事理论、战略学和战役学、作战艺术或战术的运用)、人物多面性(发展变化且丰富复杂)等显著特征。这些特征的结合使得该作品成为苏联战争小说中一部独具特色的全景战争小说。

关键词:斯塔德纽克 ; 《战争》; 全景战争小说;军事科学



       艺术学研究                  


姬   宁

从“贵无论”到“声无哀乐”:魏晋士人对乐舞语义功能的重构

摘 要:在魏晋玄学影响之下,“有无之辨”成了魏晋时期重要的议题。“以无为本”的“贵无论”触发了魏晋士人们对乐舞的语义功能新的思考与实践,名士们以超越“礼”——寻求“道”——达于“无”的路径,实现了对两汉儒教传统乐舞美学思想的超越与突破,使乐舞美学从礼乐合一的思想束缚中挣脱出来,将对美学思想的探寻带入乐舞艺术内部世界中。

关键词:“贵无论”;“声无哀乐”;乐舞;语义功能



       教育学研究                  


刁玉华

普及化阶段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特点研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分析

摘 要:2020年河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86 %,较全国晚一年进入普及化阶段。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及我国整体高等教育普及化特征相比,迈入普及化阶段的河南高等教育具有普及化时间滞后、普及化程度偏低、普及化质量不高的诸多弱点和不足。普及化阶段的河南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深入思考、积极应对,统筹好规模、质量、效率,推动河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河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普及化



李永鑫,陈 珅

素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点

摘 要:心理健康素养在推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具体表现在心理健康素养可以修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断层现象,从内在激发学校师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生力,从外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素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点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抓住心理健康素养的关键期,适时开展心理健康素养提升项目;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将心理健康素养融入学校的常态化工作;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心理健康素养的具体内容;以心理健康素养为抓手,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全方位提升;以师生心理健康素养为原点,辐射提升周边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营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

关键词: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



王 丹,孟祥龙

论师范类专业认证与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

摘 要:师范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范类专业认证体系的建成与三年来开展的专业认证为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建设过程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教育系统的高度认可,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了师范教育向高质量发展。师范类专业认证与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是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有助于提升和助推我国师范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理念、教学技能培养、与基础教育协作、职前职后联通等五个方面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教师;师范教育;师范类专业认证



       文化与传播学研究                  


曹漪那

审思与启示:海外中国学视域下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

摘 要:将英美学界中国社交媒体研究放在海外中国学视域下进行审辨,这些研究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既定的学术话语规制,本质上是一种模型化的学术再生产的结果,体现出意识形态立场带来的主题聚焦、案例关注的固有偏向,以及传统与现代认知的二元对立。这些研究具有传播学经验功能主义表征,体现出借社交媒体开发中国市场的显性功利目的和“自我”与“他者”博弈的隐形文化偏见。这些研究作为观点的“镜像中国”以及方法论的“大爆炸”给国内社交媒体研究和对“海外中国学”研究之研究提供了正反两个面向的启示和警示。

关键词:中国社交媒体研究;英美学界;海外中国学



马惠玲

论年龄称谓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观

摘 要:年龄称谓是中国古代对人的年龄的非实际数字表达的特定称谓,其命名过程深深打上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的烙印。这些年龄称谓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反映了中国古人的生命认知,折射着汉民族古老的社会生活状况和文化观念。思维维度表现出直觉体悟、具象托思的传统思维方式;礼仪维度彰显了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礼仪规范;价值维度体现了引经据典、以古为好的价值取向;交际维度倾向于贵曲忌直、委婉含蓄的交际策略。对古代年龄称谓进行研究,对于了解中华历史文化知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加强人际交往中的语言应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年龄称谓;中华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交际策略



       编辑学研究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


江   波

基于学术共同体的学术期刊品牌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摘 要:建设一流学术期刊,培育一流学术期刊品牌,是融媒体时代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学术期刊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可以引领学术期刊品牌的发展。从国内外学术期刊评估的演化与发展看,期刊评价从单一的学术质量评估逐渐转向多元的综合质量评估,评价体系大多采用文献计量学自上而下的定量研究,缺乏消费者视角,忽视学术共同体在学术期刊品牌价值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学术期刊品牌是建立在学术共同体心目中的价值,学术期刊品牌价值评估应然回归学术共同体。根据消费者品牌接受模型的认知、联想、情感、偏好四个维度,以学术期刊品牌价值的期刊知名度、期刊权威度、期刊认同度、期刊忠诚度四个指标,构建基于学术共同体的学术期刊品牌价值评估模型。

关键词:学术共同体;学术期刊;品牌价值;评估模型



杨文欢 

对话式话语生产:社科期刊国际化的内在机理与传播路径

摘 要:学术话语是具有主体性的知识生产和意义阐释的建构实践,中国学术话语的生产逻辑需要在主体间性的国际传播与对话的事实过程中确立和展开。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传播与对话作为系统性工程,社科期刊作为学术媒介需要融合话语生产及其传播的内在机制,以国际化的方式深度参与和推动。社科期刊首先要组织化、聚焦式地参与国际学术前沿对话,进而周期性、长效性地拓展和深化比较对话,逐步实现以融合性、标识性的学术话题来引领国际对话,从而系统地推动中国话语的对话式生产与传播。在传播路径上,社科期刊要系统地强化语言媒介转换,推动期刊的跨语际实践与多语化传播;同时借由数字技术媒介转型,通过高效的集约化传播来展开跨时空对接;融合大众媒介开展跨渠道的话语再生产,借助品牌化进行跨领域传播,提升综合影响力。

关键词:社科期刊国际化;中国话语传播;对话式生产;媒介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