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与排行

法治网评: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信息来源: 法治网 发布日期: 2022-11-14 浏览次数: 10

法治网特约评论员 周望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法治社会。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法治社会建设重大命题,并将其纳入全面依法治国总体布局,强调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到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宪法精神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核心和集中体现。十年来,我国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持续举办“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活动,推动宪法法律精神走进基层、走向生活。新征程上,要坚持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推动全社会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坚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既要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又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等,都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要加强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加快建设法治社会,要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七五”普法顺利完成,“八五”普法全面启动,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逐步形成。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社会心态调查综合分析报告显示:当自己或者家人遇到不公平事情时,选择“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的居第一位。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法治社会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需要;要坚持知行合一、重在实践,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新征程上,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坚实的法治基础!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