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察:章友德:社会该如何关心失踪女童付思晨

时间:2016-04-29浏览:121

    面对一个城乡二元和新二元结构的中国,我们如何建立关爱流动和留守儿童的体制和机制,特别是在社会大流动的背景下,如何尽快建立起一个适应开放流动社会的保护儿童的体系和机制,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过去一周,上海市民与广大网民都在关心一位叫付思晨的4岁女孩,其爱心与热心让所有的人为此动情和感动,充分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并不缺少爱。不过,所有的关注和关心并没有获得所有人都期待的结果。噩耗终于传来,在浦东川杨河道内发现的一具女童遗体,终于被无情地证实是失踪女童付思晨。尽管失踪女童付思晨被发现的河道距离她家住的金桥镇有十多公里,人们不愿承认这样的无情现实,但DNA的对比鉴定还是告诉关心她的所有人,小思晨确实已经不幸死亡。

小思晨的失踪、死亡,又一次让我们不得不去关注,关注中国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关注中国的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小思晨失踪以后,电视、广播、报纸、微博等全媒体等都在关注,孩子去哪儿了,是被人绑架还是走失,或者其它?微信更是开始了寻找她的爱心大接力。甚至央媒都参与了这样的爱心大接力。社会在关注小思晨失踪的时候,达成了空前的共识。在这个时候,我们社会没有断裂,也没有让我们失望。在这场爱心大接力的过程中,社会所有的期待都是,孩子能够尽快回到担心和伤心的父母身边。很多讨论已经开始谈到,父母的监管责任等问题。

从4月17日付思晨失踪的那天,付思晨奶奶更是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和道德压力。付思晨的父母是外地来上海打工的外来人口,当他们外出工作的时候,奶奶承担了照顾小思晨的责任。在小思晨失踪以后,奶奶的担心和自责可想而知。但社会对她的指责更是让她无力承担。仅仅用责任担当和法律制裁的宏论,显然不能解决儿童失踪和伤害的各类安全问题。特别是面对无数的外来人口家庭,如何照顾跟随父母的流动儿童安全,社会的保障制度显然有待完善。仅仅依靠外来人口父母对儿童的保护,他们对儿童的保护意识和能力更是不能适应应有的要求。

外来人口从农村来到城市,从过去的个人到家庭迁移,外来人口往往不太知道如何关心自己孩子的安全教育。每年媒体都有许多关于未成年遭遇意外伤害事件的报道,但报道以后又容易归于平静。这次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上海对小思晨失踪所引发的关注,能否成为一个中国制度化关心和解决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安全的开始?

在生命成长的全过程,没有哪一段比儿童更需要成年人关心了。在传统社会,社会流动少,多子女的大家庭孩子照顾远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问题。现代社会流动加快,传统的家庭结构受到巨大冲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中国人口呈现出单向的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由于种种原因,流动更多的还不是举家的人口迁移,这使得中国出现了数千万人次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而社会对这类未成年儿童的关爱机制还远未建立。对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照顾,往往只能依靠留守老人和孩子自己。

每次,当我们听到类似南京女童饿死、贵州毕节未成年人自杀的事件报道时,我们总是有许多关于这类事件的讨论。但无数这样的新闻能否成为社会的预警器?提醒我们的社会,对儿童的关心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建立完善的保护儿童的制度,并能在补社会建设的短板方面有大的作为,特别是要思考,如何帮助流动人口的父母,提高他们关爱未成年人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关爱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有作为。同样,在关心和保护儿童方面,政府、社会和家庭还必须有可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实施更是使传统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的中国社会,越来越形成了对儿童的全社会保护意识,保护儿童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之中。特别在对城市儿童的关心方面,中国式的关心甚至引发种种争议。但面对一个城乡二元和新二元结构的中国,我们如何建立关爱流动和留守儿童的体制和机制,特别是在社会大流动的背景下,如何尽快建立起一个适应开放流动社会的保护儿童的体系和机制,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思晨失踪和死亡的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就在本文搁笔之际,江苏捅杀儿童致两死四伤男子在京落网,这一牵动人心的大案,终于让人们躁动的心落了下来。最让人关注的犯罪动机,从媒体披露来看,竟是嫌犯从小出自家暴环境?当然,具体原因还有待调查,但此案再度提醒我们,防止类似悲剧,教育和社会治理都要切实行动起来,刻不容缓。

(作者系现任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题图来源:视觉中国。编辑:严晓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