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章友德:加班,想停也停不下来的无奈?

时间:2016-08-17浏览:56

近日,以传统合唱形式演唱的歌曲《感觉身体被掏空》在互联网流行,被封为“神曲”。歌词大意是:夜幕笼罩了朝阳公园,老板出现要求加班。职员内心抱怨,感觉身体被掏空,想带父母去云南旅游。

  有人说,歌词写出了“加班狗”的共同辛酸,击中了他们的内心。那么,加班何以成为社会心理痛点?本报记者采访了两位学者。

 

  身体的焦虑,是当代人的共同不适

 

  解放周一:《感觉身体被掏空》如果不看歌词,就是一首非常古典的合唱,比较阳春白雪。但它用经典的音乐形式,吐槽下里巴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强烈反差。

  何金(社会学博士、音乐爱好者):用音乐吐槽是很常见的现象。上世纪中叶的美国黑人音乐,就有很多吐槽的内容。而我们传统的民歌里,也有很多这样接地气的歌,把情感经历、生活和工作困难写进歌词里。到了今天,中国互联网上类似的原创吐槽音乐比比皆是,只是很多没被大家如此关注罢了。

  单从音乐角度,或者歌词本身来看,这种类型都不少见,我没有感到这首歌有很独到的地方。但是另一方面,它用严肃音乐描述了“加班狗”的状态,歌词态度比较戏谑,一点也不严肃,形式和内容形成强烈反差,可能因此走红。

  此外,我发现这首歌的歌词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关注身体。比如说,刚开始的画面是合唱团成员各种千奇百怪躺着的姿势;歌词里加班熬夜、身材发胖,都是大家日常关心的身体话题;结尾处想去旅行,在工作中的矛盾心态,则是身体和心理的矛盾。

  “身体的异化”这个主题比较明显。歌词从“身体”入手,特别容易引起共鸣,这是它非常聪明的地方。

  解放周一:此前“葛优躺”也一度走红,关于身体的状态,似乎是当代人难以摆脱的一种焦虑感和不适感。

  何金:我觉得当代人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 这一点可能与科技发达,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有关。即使老板不用你加班,但是下班以后,只要有手机,有微信,你依然可能在工作,8小时之外也被笼罩在工作的阴影中。

  这是科技和互联网时代的身体焦虑,有一种即使自己在家、在休假,也可能随时被工作召唤的不安。人们的身体始终是紧张的,甚至紧张到极致,只想大脑放空,在沙发上懒懒一躺。这一躺,并不是单纯地想休息、想睡觉,而是表达出一种态度和渴望。我们始终做不到身心真正的放松和自由。有个别人一到双休日,必须直接关机,或者刻意断网,仿佛如此才能回归身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焦虑。歌曲、小说等文艺作品,反映种种时代的焦虑,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解放周一:有人认为这首歌吐露了白领中产的心声。您怎么看?

  何金:不同社会群体,往往会有属于自己文化标签的音乐,好比有的人喜欢高雅的歌剧和交响乐,觉得这样自己就属于精英阶层,有的人喜欢草根的流行音乐,自诩为“屌丝”。这是一种文化分层现象。我们一直认为文化审美是比较主观的、随意的,但其实背后也不是偶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群体的身份认同感。

  过去,码头工人喜欢劳动号子,体力劳动者往往偏爱节奏感很强的音乐,歌词内容比较通俗,接地气。但最近我发现,现在许多节目上的劳动者、外来务工人员,更喜欢唱励志歌曲,歌词充满正能量,他们没有抱怨。反倒是坐在办公室里的脑力劳动者、网上的键盘侠们,从文化作品上看更偏爱吐槽。

  解放周一:如此看,这首歌的走红,带给人一种突破文化阶层壁垒的感受?

  何金:从歌词内容来说,它算是加班族对生活的调侃、压力的释放。然而它采取的合唱形式非常专业化,大众印象中的室内合唱,本应该是一群严肃的人,衣服统一,正儿八经,歌唱经典歌曲,充满仪式感、庄严感、紧绷感。然而没想到歌词内容却如此接地气,形成了一种跨越阶层文化的感受,就仿佛是原本生活中乐一乐的快餐式吐槽,却忽然登上高雅之堂,被严肃音乐“正名”了,有一种意外和窃喜。

  当下,类似的文化现象已经越来越多。比如有著名的管弦乐团与摇滚乐队合作,有对巴赫的经典改编,同样深受乐迷欢迎。而今天的互联网,则把这种不同的文化分层在同一个平面展现出来了。严肃和不严肃,在同一个页面里出现,文化空间的区隔正在逐渐消失。

 

  工业社会里,人们想停也停不下来

 

  解放周一:小农经济的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了工业时代,社会制定了劳动制度、考核制度,并且不断完善。您觉得“加班族”是不是工业时代的必然产物?

  章友德(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教授):在农业时代,劳动生产不需要加班,也没有制度来考核加班,农耕文明基本上就是分散的小农经济。而工业时代,劳动变得有组织了。谁让你加班、怎样加班、怎样计时、不加班会有什么后果等等,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安排。

  进一步巩固这种加班制度的则是全球化。如果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并不大,员工可能不需要拼命加班。但是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全球规模下,产品往往供不应求,或者竞争特别激烈,于是加班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富士康之类的“世界工厂”,成为全球代工企业劳动方式的代表之一。

  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的因素、市场的因素、组织的因素、全球化的因素,共同推动了加班的制度化,把人裹得密不透风。企业为了生产效率、利益最大化,而员工为了保住饭碗、增加收入,或者通过加班表明自己的进取心、忠诚度,最终,加班成为雇主和劳动者的共谋。人们可能不是被迫,而是主动选择加班,但是这种主动,又不那么令人愉悦。所以如此矛盾和无奈的心理,让加班族忍不住吐槽。

  解放周一:如此说来,个体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工业文明、精密的社会秩序,加班成了一种难以摆脱的宿命?

  章友德:你会发现呼应这首歌的人,更多来自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工作节奏快,劳动压力大。为了能在一线城市买房、结婚、立足,这些城市里的人必须更加努力奋斗,这种奋斗往往就是通过加班来实现的。小城市面对的问题可能不是加班,而是找不到工作。

  所以,加班族是一批特定群体,他们往往出现在一个比较发达、繁荣的经济体里。比如,好多次我晚上经过陆家嘴,都能看到半夜里,陆家嘴依然灯火通明,加班成为常态。一则是陆家嘴有许多跨国公司,全球企业工作有时差。二则竞争压力确实大。北上广等特大城市,就是一座座不夜城,也催生了一批批主动选择却并不开心的加班族。

  解放周一:马尔库塞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单向度的人。他描述了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压制人们内心的否定、批判和超越性。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难以追求与现实不同的另一种生活。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人成了单向度的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从今天来看,我们似乎仍然没有走出现代工业社会的这种弊端?

  章友德:发达社会展示了一种消费社会,你能不能消费,消费什么,由此构成了你的社会地位、声望、身份等等。而消费必须与货币购买有关,拜物教正是这样出现的。人们向上流动的内在愿望,结果驱使自己变成了加班族。马尔库塞的批判,指出了农业文明闲散的生活形态不在了,发达的工业社会里,人们想停也停不下来。所以,现在短暂的逃避,“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了流行词。

  但有意思的是,大城市的加班族内心希望更多时间去休闲,去云南游玩,可反过来云南姑娘们又希望来北上广,见识国际性大都市的繁华。你要在这样的城市生活,就得适应这样的游戏规则。世俗社会、成功学左右了消费社会的游戏规则。

  解放周一:马克思当年批判“人的异化”,这个主题一直延续至今。

  章友德:科技、经济、全球化、劳动生产率等,对人的控制让人感到无力抵抗,精神荒芜。理论上说,你有选择不加班的权利和自由,但结果你往往不得不选择加班。人们感受到这样一种悖论。所以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就不断有思想家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对现代社会的这种现象以及呈现的悖论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背后,表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解放,而不是抱怨。

 

  未来的人,能否逃脱加班的宿命

 

  解放周一:您觉得未来文明的发展形态,我们能摆脱劳动的异化,找到一种新的方式吗?

  章友德:我觉得比起工业社会的早期,当代社会已经出现了多元的选择。当全球化的统一风格被批判时,保持文化差异的可贵性就会凸现出来。人类文明一直具有某种自我纠错的能力。

  比如,你会看到一些福利社会中人们生活悠闲,大家对生产、生活、人生价值的理解,不单纯围绕利益最大化。即使不是福利社会,但是有些地方从制度保障到人的价值理念,也出现了某种倾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生命不是简单用来赚钱,而是享受美好生活的。

  反过来说,劳动创造价值,不劳动还享有社会福利同样不好。比如宅在家里,天天吃喝玩乐什么都不干,时间长了,你也会觉得精神空虚,活得没劲。

  现代社会,劳动权利和休息权利的结构,怎样合理协调,这会成为大家思考的新问题。

  解放周一: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新常态”、“中等收入陷阱”等一系列话题成为热议。我们的上班族,面临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需要个人奋斗的社会转型期,价值的悖论,内心的无奈,精神的空虚等等,更加容易得到共鸣。

  章友德:我们正处在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国家转型的阶段,经济也面临新常态的压力,体现自己个人价值的岗位不容易获得,因此上班族更加珍惜,尽管内心可能不乐意,仍然主动选择加班,努力去实现个人价值。

  但另一方面,也看个人选择。我有两位同事,夫妻都是教师,收入一般,他们只要有时间,就一起去全球旅游,乐在其中。享受生活的人,不一定是那些收入很高的人。最近几年,一边是城市中产阶级的抱怨与日俱增,但另一边是社会上的一些人,开始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尽管技术、金钱对人的统治难以抵抗,但也有人不把利益最大化当做人生目标。多元社会已经来临,人们对生命和价值各有选择。

应该说,每个时代面对的问题都不一样。农业时代,人们面对瘟疫和温饱存在焦虑,而现代社会人们面对劳动换取报酬的压力。人生而自由,却无不在枷锁之中。我相信,解放的主题,始终是文明的动力。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和谐相处的美丽新世界,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原文: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6-08/15/content_210975.htm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