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上合培训基地驻访学者、拉丁美洲中国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克为(Diego Mazzoccone)先生在明文苑国务学院会议室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对阿根廷的重要性”的精彩演讲。
马克为回顾了中阿两国自1972年建交以来稳步发展和提升的双边关系。讲座重点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中国与在拉丁美洲尤其是阿根廷的双边关系与经贸、文化合作情形以及倡议对阿根廷的意义。
马克为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中国和阿根廷全方位的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机遇的角度来说,首先拉美和阿根廷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强烈的需求,而这恰恰又是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中方的强项,此外,阿根廷和拉美还能为迅速发展中的中国供应各种原材料。例如,作为粮食生产大国,阿根廷能够养活足足4亿人口,现在大豆、牛肉等农产品便是阿根廷出口到中国的核心产品。其次,在阿根廷担任南美国家联盟主席国期间,南美国家达成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协议,并积极推动这些建设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协调和对接。第三,阿根廷政府与中国政府建立起了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关系,阿根廷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第四,对阿根廷来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参与全球生产链和价值链的好机会,参与其中可以获得新技术、创新技能和创新网络,从而提高生产力,进而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并造福本国人民。
从挑战的角度来说,最棘手的就是在合作中如何实现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同步问题,毕竟拉美地区贫富分化十分严重,最富有的10%的人口拥有70%的财富。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问题。其次是如何确定中阿合作计划中优先事项,如何统筹协调双方各部门、各级政府之间合作的问题。第三个挑战则是双方经贸往来失衡的问题。一方面阿根廷对华出口前五位的产品都是初级产品,并占到了出口额的90%,而且中国2010-2013年间对阿根廷90%的投资也都集中于矿产等原材料领域,这些领域的投资往往又会带来社会和环境冲突。另一方面,阿根廷在双方贸易中还存在大量的逆差。这种结构上的失衡对双方经贸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马克为认为:有鉴于此,今后中国投资的应该流向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领域,这样便不仅可以改善双方经贸关系的失衡状况,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拉美地区的生产一体化。比如,可以通过与当地供应商合作,增加在汽车、农业综合企业和电子行业的投资,进而提升拉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事实上,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双方的密切合作,将会帮助本地区补足基础设施、物流和互联互通的短板,从而提升阿根廷的竞争力,进而使得双方的合作更具可持续性并造福两国人民。
参与讲座的师生还就各自关心的问题与马克为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涉及阿根廷政治发展和“拉美陷阱”、贫富两极分化等方面。
本次讲座是马克为驻访期间系列讲座的第一讲,此后,他还将为我校师生带来拉美和阿根廷政治发展、中国企业在阿根廷投资的机遇与挑战、拉美和阿根廷的政治腐败与反腐败等主题的讲座。(姜月汐 撰稿)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8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