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法律服务讲坛 | 首都师范大学石新中教授: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

时间:2018-12-12浏览:974

12月11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石新中为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讲坛就“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专题进行了讲座,并与我校丝绸之路律师学院师生进行了交流。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培训基地合作部副主任、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中方筹备办公室执行秘书长姜思源主持讲座,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孙放参与了研讨。


石新中通过对比《民法总则》为市场经济的运转提供基本法律支撑,促进我国法治民主化、现代化进程的作用,引出信用立法对改善各领域信用缺失现象的重要作用。他揭示了中国社会信用缺失的两个根本原因:现有立法对失信惩戒的力度不够与信用信息扩散机制缺失,并提出信用立法应构建的四个机制:即信用信息公开机制、信用产品供求机制、信用奖惩机制和信用修复机制。结合国外具体立法案例和国内社会热点,深入讲解了上述四个符合中国特色的信用机制设计。针对“一带一路”建设问题建议沿线各国签订相关条约协议等,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解决各国信用信息间互相隔绝状况,形成信息共享合作框架,实现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


全程三个多小时的讲座,石新中由小及大,结合自身研究成果,阐述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愿景。最后就同学们提出的失信人员子女录取通知书扣留、高铁霸座等相关热点事件和社会信用评级制度完善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解答。(甘中飏撰稿 罗彧摄影)

上合培训基地

2018年12月12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