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曹坚博士来到人工智能法学院(上海司法研究所),与我校面商共建事宜,并就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和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服务检察办案进行了交流互动。学院党总支书记欧阳为民教授主持共建活动。
曹坚介绍了检察院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他认为,在员额制背景下,基层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占据全部案件的百分之八十左右,面临繁重的工作压力,信息化是破解效率难题的重要措施。上海政法学院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建立人工智能法学院,注重司法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法学的复合型人才,是很有意义的选择。
对于双方的共建合作,曹坚表示,一方面,欢迎我校人工智能法学专业的学生前往检察机关实习,亲身体验司法实务部门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希望双方加强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中发现双方合作的事项,协助解决检察机关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曹坚和与会教师讨论了杭州检察院在酒驾类案件中应用人工智能信息化手段提高办案效率的典型案例。大家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人工智能法律应用思路,从局部类型做起,逐步完善,是比较合适、稳妥的选择。以酒驾案件为借鉴,双方认为可以在今后的合作共建中选择一到两个常见类型的案件进行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处理,开发典型类型案件的辅助办案系统,帮助基层检务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
人工智能法学院(上海司法研究所)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云太真 撰稿)
人工智能法学院(上海司法研究所)
2019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