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文旅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修订本新书发布会暨建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高端论坛会

时间:2019-11-20浏览:590

11月17日,十一五国家级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修订本新书发布会,暨建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高端论坛会在上海政法学院综合研究中心会议室召开。

古代文论大师徐中玉先生关门弟子祁志祥教授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修订本新书发布会,暨建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高端论坛会》修订本,不久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发轫于祁志祥跟随徐中玉、陈谦豫先生读硕士研究生时的成果《中国古代文学原理——一个表现主义民族文论体系的建构》。后经申报并获选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指南类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这次重新加以修订,会同北京师大、安徽师大、山东大学、上海市社科院的专家作了增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价值在于:一是选取若干范畴编织逻辑之网,建构了以意为主、以象为辅的表现主义民族文论体系,与西方以摹仿外物为主的再现主义文论体系形成鲜明对照和有益互补;二是从儒、道、佛、宗法、训诂等中国传统文化形态入手,挖掘古代文论民族特色的多维成因,突破了就文论谈文论的局限,拓展了理论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这是国内首部、也是迄今唯一的一部从范畴入手横向建构中国古代文论体系的国家级规划教材。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政法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祁志祥教授主持,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教授致欢迎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李文革、《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副主编程华平教授作先后致辞,并与各位学者、专家一同合影留念。

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们,对由上海政法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祁志祥教授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修订本新书发布的工作成果表示肯定和认可。会议现场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共进行了四场各院校代表的评议发言,有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文研所陈伯海教授,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杨春时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教授,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方锡球教授等诸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研究院校工作者,会议就建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共同完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推动相关成果的传播和普及,使更多的学子得到沾溉,让他们更好地体认中国传统文学的精髓和魅力,展开了积极、深入的研讨。

新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新的使命,上海政法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祁志祥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坚定践行者:“这次举办我所组编的十一五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修订本新书发布,以及相关话题的研讨,来自全国和上海的很多著名专家共襄盛会,我非常感动,也是没有想到,有这么多高朋来共同对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新的时代向全国的人文社会工作者提出要建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这一要求,这个话语体系当中,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到底有没有话语体系?如果有,怎么样把它表达出来?我们所组编的十一五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成果,一份讨论的依据,所以把大家邀请过来,并不是说来说一些好话的,让他们对这部书读了以后,有赞成可以说,有不同意见也可以提出来,为的是我们实现一个更高的目标:如何建构一个更加完善的,相对说来缺失比较少的,优点更加多的,中国特色的古代民族文论体系。这个体系的用处,主要是为当下的中国人,特别是青年学子,如何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近些年来比较火的中国古代诗词行销全国,那么如何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真谛,它的魅力,提供了一个工具性的参考和指导。”

由此可见,十一五国家级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修订本新书,既是一部探索性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一部工具性的文艺学教科书。

论坛会最后,由上海政法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永禄教授主持闭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范耀华博士、上海政法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祁志祥教授致答谢词。

十一五国家级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修订本新书发布会,暨建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高端论坛会圆满结束。

本讯由中视文旅和中央数字电视国学频道上海中心报道。

阅读原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