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苏州国际商事法庭专家委员会成立会议在苏州举行。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聘任苏州国际商事法庭专家委员会首批14位专家委员,我校国际法学院特聘院长徐国建教授受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此次受聘的苏州国际商事法庭14名专家是:王贵国、王利明、方新军、石静霞、刘超、刘敬东、杨国华、杨宗科、张乃根、顾敏康、徐国建、蒋惠岭、韩立余和廖长城,都是在国际贸易、投资等法律领域专业功底深厚、得到业界公认的专家学者。他们将为苏州国际商事法庭提供专业咨询、多元解纷、交流学习等专业化支持与保障。
苏州国际商事法庭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的我国首个在地方法院设立的国际商事法庭。2020年1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专门到苏州国际商事法庭调研法庭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勉励干警要树立国际视野,对标世界一流,努力创造一流业绩,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苏州国际商事法庭集中管辖苏州市辖区诉讼标的额不满人民币50亿元的第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当事人不服苏州工业园区法院(管辖1000万元以下涉外案件)涉外民商事判决的上诉案件以及应由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其它具有涉外因素或与开放型经济相关的案件,包括一方当事人为外商独资企业的民商事案件、信用证包含纠纷案件、民商事司法协助案件以及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等。
3月30日,苏州国际商事法庭专家委员会成立会议后还召开了涉外商事审判工作研讨会。苏州国际商事法庭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通过线上和线下并行的方式,共同探讨苏州国际商事法庭以及我国国际商事法庭制度的未来与发展。研讨会上,徐国建就苏州国际商事法庭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商事法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宏观维度,他认为该法庭所属辖区苏州是中国开放发展的高地,外贸进出口总额仅次于上海、深圳和北京,且年实际使用外资位于全国大中城市之三。高度国际化的苏州给予苏州国际商事法庭建设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大量涉外案件审理积累丰富的涉外商事案件审理经验,创造性地适用、解释国际商事规则,树立我们在国际商事纠纷处理方面的“司法自信”。在微观方面,他就国际商事法庭“语言室”的建设、外国法查明新途径的开拓、国际证据规则的确定、“外籍陪审员”和“外国法律顾问”的有限试用以及探索国际商事法庭判决的域外流通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王婷 撰稿)
国际法学院
2021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