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 | 刘晓红:以强化“四个特色”为着力点 努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9-18浏览:959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目标的实现,我国开始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新时代新阶段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高等教育和政法院校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其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内涵建设和综合改革,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其二,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密对接国家和社会需求,加强法学“新文科”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其三,要适应国家深化改革开放需要,按照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高国际竞争力。

立足新阶段,上海政法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主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围绕一流应用型政法高校发展目标,坚持错位竞争和特色发展,着力强化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国家和开放办学方面的“四个特色”,努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力争在新阶段取得新突破。

一、人才培养之特:紧扣应用能力

学校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优化应用型专业。学校对接社会需要、行业需求和新“文科”建设要求,积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一方面大力推进法学、监狱学两个国家级,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学4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另一方面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法学、海外安全管理、体育法、法治纪录片、法律俄语、电子商务及法律等独具特色的“法学+”复合应用型专业,增强专业的行业匹配度和市场适应度。

二是建立创新型特区。适应国家对涉外法治人才之急需,建立“卓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特区”。以涉外律师硕士培养项目为抓手,探索建立本硕贯通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国际事务”的核心目标,制定“厚基础、强能力、重外语、显特色”4个理念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并重、学科建设与课程创新并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并重”4个并重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系统性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法律实务能力。

三是打造开放型平台。加强校企联动,引入社会资源,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目前已在人工智能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丝绸之路律师学院试点建立理事会,实行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二、学科体系之特:突出复合交叉

学校坚持需求导向,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紧盯相关学科前沿领域,通过多学科的复合交叉,努力构建具有政法底色和时代特色的学科体系。

一是传统学科向交叉学科辐射。学校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在传统的法、经、管、文、教、艺6大学科门类,14个一级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推进多学科相互交叉,构建城市治理法治保障、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一带一路”司法等特色学科方向群,努力在特大城市治理、国际商事仲裁、“一带一路”法律保障、长三角一体化法治建设、党内法规研究等方面形成学术品牌。

二是新兴学科向国家急需聚焦。其一,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反恐安全、数据安全、海洋安全、全球安全治理等研究特色。其二,深入贯彻落实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法学学科建设。加强专业论证,力争人工智能法学进入目录外专业。

三是学科平台向多维立体拓展。构建中央、上海和学校三个层面的立体化平台网络,为学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央层面:先后获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等;上海层面:先后获批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上海市“一带一路”安全合作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等;学校层面:成立国家安全研究院、社会治理研究院、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院、体育法治研究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院及系列研究中心等。

三、服务国家之特:聚焦安全法治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学校主动应变求变,以中国上合基地为依托,聚焦安全和法治两大主题,大力推进涉外培训、智库建设和法律服务,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上政贡献。

一是涉外培训搭建安全法治之桥。近年来,上合基地已完成50余期涉外培训任务,累计培训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司法官员1500余人,为巩固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推进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智库论坛贡献安全法治之策。学校以上海全球安全治理研究院为主体,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安全合作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围绕上合组织法治、反恐安全、中美关系、全球治理等加强应用研究,产出一批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

三是法律服务构筑安全法治之基。加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交流合作基地建设,启动中俄法律翻译工程,先期完成30部俄罗斯法律翻译项目。收集整理上合组织法律、经济、安全与反恐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努力建成国内这一领域最具特色的文献信息中心。

四、开放办学之特:深耕上合区域

学校依托中国上合基地的平台优势,以上合组织国家为重点,不断拓展和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形成开放办学和国际化教育特色。

一是开拓上合区域合作项目。2018年,经国家汉办批准,学校与印度金德尔全球大学合作成立汉语言培训与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在印度建立的第一所汉语言培训与研究中心,对在南亚地区传播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教育部、司法部从服务上合组织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局出发,明确由上海政法学院与西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大学联盟,并得到了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法律大学的积极响应。未来将依托该联盟,建成我国和上合组织国家法律类高校开展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二是拍摄上合区域纪录片。在外交部、司法部的支持下,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于2019年启动了上合组织国家纪录片拍摄任务,目前已完成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4个国家的拍摄,今后将陆续完成印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拍摄。系列纪录片将在中央电视台及部分上合组织成员国国家电视台播放,这是国内首次系统拍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系列纪录片。

三是推进上合区域留学教育。积极发展以上合组织国家来华留学为重点的留学生教育。加强“中国法治”“中国政治”“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等“中国系列”课程建设,打造“留学上政”品牌。2020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学校不断推进特色发展,持续深化内涵建设,争取早日建成具有鲜明政法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法治日报》2021年9月1日09专刊法学院,作者系上海政法学院校长)

阅读原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