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我校人工智能法学院规划发展暨实习基地建设维护工作会议在上合基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崔亚东,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政法学院原副校长关保英,安徽省蚌埠市委原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上海大学教授刘学尧,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蒋浩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人工智能法学院教职工、本科生、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杨华主持。
关保英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与会的各位领导、嘉宾以及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他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法学院设立的初衷与目的,充分肯定了人工智能法学院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成立发展人工智能法学院是学校对接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期待与会各位专家领导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贡献真知灼见,推动人工智能法学院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在研讨交流阶段,崔亚东围绕人工智能和法学如何深度糅合、实现协调发展作了详细阐述,对学院“十四五”期间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他指出,探求人工智能法治道路,要牢牢抓住宝贵的发展机遇期,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新科技、对标法治建设新要求,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司法融合,用法治规范促进、引领和保障人工智能有序健康发展。他希望人工智能法学院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在专业申报、学科建设上寻求更大突破,积极引进校内外优质资源,建设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课程教材,助力学院“人工智能+法律”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在人工智能法学领域形成一批独创性的成果,始终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与会实务部门领导、知名企业家代表围绕学院“十四五”规划建设纲要和学院人才培养开展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刘学尧指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是未来生活、工作所不可或缺的,并分享了多年来参与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的研究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期望人工智能法学院师生始终保持对专业能力的探索热情;蒋浩建议人工智能法学院要在课程安排、教学计划上细化完善,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定位,以更好适应司法行业需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信息管理处处长曹红星、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一部主任曹坚、安徽省教育厅外事处处长刘跃生、青浦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柳燕等围绕人工智能法学人才培养计划、人工智能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学生实习平台建设等方面,结合实务部门工作实际经验,提出了许多好做法、好建议。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宏舫、美国薇碧集团董事长苗本武、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人力资源总监马俊菊、科大讯飞(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何、上海托旺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上海中驰股份集团公司董事长袁地保、波奇宠物公共事务总监刘畅、上海竑鑫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本国等知名企业家围绕加强“人工智能+法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从商事实务与人工智能行业现状的角度表达了意见和建议,纷纷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支持人工智能法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苗本武表示将资助150万元人民币用于人工智能法学院“十四五”期间的实验室建设,大力支持人工智能法学专业研究的深度发展。
关保英在总结发言中回顾了与会嘉宾的精彩观点,对各位专家领导带来的前沿思考与独到见解表示衷心的感谢和高度的赞赏。他总结提炼了人工智能法专业师生所要思考的四大问题:一是人工智能与法律哲学的关系,二是人工智能与法律体系的关系,三是人工智能与法律方法论如何结合,四是人工智能与人才培养的联系。他希望学院答好这四道“思考题”,进一步细化完善学院“十四五”规划,始终锐意进取、不懈奋斗,开创人工智能法学院发展的新辉煌。
本次会议是一次思想的盛宴、学术的大餐,进一步密切了人工智能法学院与实务机关、知名企业的合作联系,为学院“十四五”发展汇聚了智慧与力量,推动了人工智能法学院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良性稳定发展。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拓展合作交流平台,广纳真知灼见、广聚社会资源,赋能学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许瀚文、徐轶凡撰稿 晏晓东摄影)
人工智能法学院
2021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