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晚,我校与上海体育学院基层教工党支部联合举办“弘扬冬奥会精神,一起向未来”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上海市教委总督学平辉以及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本次活动通过上海市教卫党委“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合作网络平台举行,由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和上海体育学院经管学院教工党支部共同发起,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运动康复系教工党支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第1党支部、第2党支部,上海政法学院体育部党支部联合主办,刑事司法学院第18、19、20、22学生党支部共同参与,共计200多名党员参与其中。
开幕环节中,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王娜介绍活动的规划过程。她表示,在冬奥会激情仍在延续、冬残奥会紧锣密鼓准备的特殊时期,“弘扬冬奥会精神,一起向未来”是基层党员的共同期盼,并与上海体育学院经管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骆雷一起欢迎双方共同参与的基层领导和党支部成员。
在特邀嘉宾专题发言环节,三位冬奥会工作人员共同分享了参与冬奥会工作的珍贵经历。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国家钢架雪车队队医、疫情防控联络官王丹结合自身工作内容,以钢架雪车铜牌获得者闫文港为广大冰雪健儿缩影,讲述了运动员克服伤痛、勇于拼搏、渡过难关终登奥运赛场获奖的故事。王丹感言,每块奖牌背后都包含着运动员的艰苦训练、教练员和保障员的共同付出,最关键的是强大的祖国给予了坚强后盾。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系教工党支部教师、冬奥会中国钢架雪车队康复团队负责人孙杨聚焦“胜利背后的奥运精神”,讲述聚光灯背后无名英雄的感人故事。赛前意外受伤,梦想破灭时该如何应对?孙杨以一名康复师的亲历证明:奥运精神在史诗般的胜利里展现,也在顽强拼搏后的失败里、为团队默默付出里、在梦想破灭却愿从头开始的勇气里展现。
作为北京冬奥会志愿者代表,刑事司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陈丹彤以“志愿青春,冬奥有我”为主题,分享了负责接待印度代表团的点点滴滴,尤其是与印度代表团成员、其他年轻志愿者、运动健儿们结下的深情厚谊。陈丹彤表示,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此次冬奥会志愿服务让其对入党的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一是在志愿服务中体会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在迷茫时坚定信念跟党走;二是冬奥盛会中感受党的强大领导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在师生自由交流环节,刑事司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秦雪带领与会党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冰雪健儿的回信;我校体育部党支部书记姜熙分享了体育法研究团队为冬奥会提供反兴奋剂等国际规则方面的智力支持情况;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傅维杰分享了上海体育学院大力发展科研助力冬奥会赛事和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经验;刑事司法学院2019级学生党员刘上表示,从开幕式到竞技场,强烈地感受到祖国正以更开放、更包容、更自信的姿态放眼世界,从“金牌至上”到“超越自我”,冬奥赛场上的中国元素、中国自信、中国精神都极大地鼓舞人心。
在各基层领导发言环节,上海体育学院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游林生,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海,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熊静分享了上海体育学院在科研、人才培养、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有关情况;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党总支副书记王晓宇展示了上合基地在发展上合组织成员国与中国的友谊、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贡献;我校体育法治研究院院长、体育部主任谭小勇描绘了上海政法学院体育法研究团队的未来发展情况。与会领导认为,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揭秘了赛场和奖牌背后无名英雄的奋斗故事,切实体现奥运精神的真谛,是一次很好的党性教育活动,期待未来能更多宣传和科普冬奥医疗服务和竞技体育知识;希望两所高校从线上到线下开展更多专业合作,在更团结的氛围中实现更高、更快发展。
刑事司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姚善英认为,本次活动准备充分,收获颇丰。她表示,北京冬奥会展现了大国担当,体现了冰雪健儿坚持不懈、奋勇拼搏的运动精神,展现了中国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体现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号召与会党员更好地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期待与上海体育学院开展更多合作,更好地传承冬奥会精神。(秦雪 撰稿、摄影)
刑事司法学院
2022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