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晚,涉外律师实务讲坛第四讲《从法律实践者的角度看国际经贸热点问题中的国际法》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举行,主讲人为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我校涉外律师研究生校外导师余盛兴律师。国际法学院方瑞安博士主持讲座,学校近400名师生聆听讲座。
讲座从三个部分展开:国际贸易常用的“工具箱”“更具杀伤力的政治经济武器”以及对上述问题的观察思考与对同学们的期望。
在第一部分“工具箱”的介绍中,余律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六种“工具”来分析国际贸易的案例与法律实务。在反倾销与反补贴中,他为同学们准备了WTO经典案例。在337调查与232调查中,余律师以钢铁产品为例,方便同学们进行比较记忆,理解两者的异同。此外,简述了201、301调查与强迫劳动。余律师带领同学们发现了国际贸易中,“摩擦是常态,利益无永恒的结论。”在此部分,余律师还引申讲述了中美贸易战的部分问题。
在第二部分,余律师着眼于“更具杀伤力的政治经济武器”,从外国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开始。他为同学们介绍了美国经济制裁的六大法律体系以及六大措施,着重提及长臂管辖原则及适用。
余律师希望同学们从专业的视角,用专业精神关注国际大事。他还强调程序正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体不公的问题。如“三一重工”案中,程序救济渠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最后,余律师鼓励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讲座最后,余律师认真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不仅将多年的实践经验融于讲授,还对同学们继续学习国际法、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热点事件进行了指引、提出了期望。此次讲座是涉外律师实务讲坛第一次通过线上讲授的方式进行,受到了全校学生的广泛关注。(宋彭菲撰稿 陈韦旭摄影)
国际法学院
2022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