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学院举办“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讲座

时间:2023-03-13浏览:576

3月13日,青浦区信访办信访科科长、公职律师戴页受邀走进《信访原理与实务》课堂,为同学们带来“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讲座。讲座由国际法学院王祥修教授主持,2020级和2021级学生共118人参加。

戴页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三个务必”为引,表示“三个务必”是对我国信访制度的具体要求和高度总结。

信访制度历史悠久,戴页首先介绍了古代上书陈情制度和近代请愿制度,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孔雀东南飞》的记载,均生动反映出不同朝代民众表达疾苦、议政建言的民生需求,该类制度存在延续朝代繁荣昌盛的决定性意义,作为信访制度的历史渊源,贯彻人民史观和社会治理之熵概念,对古代统治者广开言路、解纷排难和后期信访制度的创设发展具有重大借鉴作用。其次,在信访制度初创阶段,毛主席在陕甘宁等地入基层、亲群众、频接待的事迹与其所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理论相结合,深刻阐释了毛主席对群众工作的重视和对信访力度的落实。再次,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党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探索取得的诸多信访工作重要论断。我国在1957年至1978年期间共召开两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毛主席在此期间所做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指出人民内部矛盾应当以“团结—批评—团结”的民主方式化解。两次会议均做出有关接待群众来访、完善信访制度的办法并加以施行。

讲座最后,戴页分享了习近平同志信访工作思想。习近平同志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期,把有着“浙江省信访重点管理县”称号的浦江县定为下访第一站,深入群众一线,勤恳实干地全面解决人民需求;去到佘村积极肯定村民关停矿山、搞生态旅游的明智之举;在《浙江日报》发表题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专栏文章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政治短评等用实地经验提炼出来的文字。整堂课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收获颇丰。

信访工作是密切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的特殊纽带和桥梁,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戴页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能够对信访制度的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信访工作的意义有更实际的解读,以期提高同学们对信访原理与实务的热情,对同学们当前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能有所帮助。(南思思撰稿 倪彬钰摄影)

国际法学院

2023年3月13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