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法院青雁讲席第四讲“民事强制执行中查封实务问题研究”讲座举办

时间:2023-03-27浏览:173

327日晚,“青雁讲席”暨《司法实务》第四期课程在信教108开讲,青浦法院执行团队负责人周杰法官担任本次课程主讲老师。周法官指出,在执行实务中,关于执行金钱给付请求权的案件最多,而金钱给付请求权执行共通程序模型分为四个阶段:查封/变价/分配/交付。在本次课程中,周法官主要将讲解重点聚焦在第一个阶段——查封,结合具体案例和多年的实务经验,讲述在执行实务中的疑难点问题。


 

首先,周法官从查封的逻辑起点出发,介绍了查封的基本概念与查封对象。他指出,查封、扣押、冻结基本功能相同,在实务中可以统称为“查封”。接着,周法官从可以查封与禁止查封的财产范围两部分为同学们详细普及了查封范围的相关知识。针对这一部分的讲解,周法官主要列举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中涉及的条款,借此加以介绍。除了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周法官还针对执行实务中的疑难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其次,周法官对查封的期限、方式、效力及原则作了详尽解释。其中查封的方式分为对不动产、动产及存款等的查封,几种的查封方式各不相同。针对查封的原则,周法官从被执行人提出超标的查封异议时应重点审查的内容,以及不计入财产价值的情形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最后,周法官深入讲解了两个特殊的查封方式,即预查封和轮后查封的相关问题。他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生动形象讲述了预查封的相关概念,并针对争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针对轮后查封,周法官主要以轮后查封的实践、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出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脉络进行深度剖析,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将轮后查封这一重点、难点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执行实践与理论的差异。 

此次课程围绕执行程序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周法官通过自己多年在执行岗位上积累的丰富经验,给同学们讲授了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司法实务中法律适用的难点问题,帮助同学们对法律实务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沈吉利 撰稿)

国际法学院

2023327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