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学院学生工作品牌“表达魔法课堂”于5月18日开展第八讲,辅导员王平乐进行授课。本次课堂的主题是“善意沟通:区分观察与评论”。课程开始之前,王平乐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善意沟通的四个步骤:观察事实、描述感受、表达需要、说出请求,由此开启了对于善意沟通的第一步骤“区分观察与评论”的学习。
进入正式的课程,王平乐举例让大家辨别观察与评论,并师提问:为什么人们习惯用评论代替观察?这是因为“评论”便于简单快捷地将人群区分,并且评论有利于求稳定以及人类社会规则、秩序的建立;而“观察”比“评论”要复杂许多。由此可以归纳出“观察”和“评论”各自的特点:观察是复杂多元且动态变化的;评论是简单快捷且静态稳定的。
在学习了观察与评论的区别之后,同学们通过一些小练习来说出观察到的事实。在多次练习中,王平乐总结出关于观察的核心公式:观察=时间+动作+场景。观察可以描述时间、某人的动作以及动作发生的场景这些客观的要素,尽量用观察到的实际发生的情况,取代自主的评论判断。由此,基于双方不容易产生分歧的事实,开启善意沟通的第一步。随后,王平乐出题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要求同学们用善意沟通的步骤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最后,王平乐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升级训练。在善意的沟通开始时,多一些基于事实的观察描述,而非开门见山地评价。善意沟通,从区分观察与感受开始。“在对与错的区分之外,有另一片田野,我将在那里遇见你。”也祝大家能在那里,遇见你自己。(罗帧、王平乐 撰稿、摄影)
政府管理学院
2023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