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学院赴普陀区人民法院交流学习

时间:2023-09-27浏览:507

为落实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高校“1+22”院校合作座谈会会议精神,近日,国际法学院副院长石俭平,教师代表沈吉利、张亚楠、王怡然一行专程赴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交流学习。普陀区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平、审判监督庭庭长张佳璐、办公室副主任于凯、团委书记孙霞出席座谈交流会。

石俭平对普陀区法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从学校历史、办学规模、师资架构、学院特色等方面对学校及国际法学院进行介绍。石俭平着重介绍了学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与成绩,如近期在学术平台的搭建、学术会议及论坛的举办、与法院合作开展实务类课程乃至庭审进校园活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张平对国际法学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普陀区内代表性行业、普陀区法院的案件类型、案件特色以及现阶段与高校的合作情况进行介绍,着重介绍了普陀区目前正在全力打造的“中华武”科创平台。普陀区国际创新中心的缔造势必对大量涉外法治人才产生需求,普陀区及普陀法院也成立了涉外法治基地,为区内相关战略项目做好人才储备与培养。上政涉外律师、涉外卓越班项目恰能为普陀区这一新平台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张佳璐介绍了普陀区法院作为拥有上海市第五家基层知识产权审判庭,家事法庭、互联网法庭等特色法庭的法院,为深化“诉源治理”、辖区经济数字化转型等诸多目标提供保障。普陀区法院目前也计划建设人才工作坊,十分愿意为高校年轻教师的学术研究提供资源和平台。

与会双方对未来的合作提出了一些构想,包括学生实习、法宣、学术合作平台以及课题合作等方面。双方共同表达了对于“1+22”院校合作的高度期待,通过共同努力,在各个合作项目中实现共赢,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合力。(王怡然 撰稿)

国际法学院

2023年9月26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