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杨华教授就“AI医生的谣言”相关话题接受央视新闻频道采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起底以“AI医生”为主角谣言编造套路
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华:AI医生误诊谣言其实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智慧医疗它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敏感的事情,就很多人对自己的生命健康,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有这种谣言之后,我们对AI参与诊断治疗可能信心大打折扣。
目前不允许AI取代医生进行诊疗或开处方
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华:因为医生看病他跟病人有一个互动,包括你的情绪、包括你的状态,甚至一个眼神都可以传递某些信息。另外,你比如说,AI看病之后出现的责任,到底是医生的责任,还是医院的责任,还是你算法的责任,还是你(AI)机器人公司的责任?没有法律的边界,所以说法律上还不允许AI有处方权。
平台责任 源头治理 遏制虚假信息传播
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华:如果说有这种谣言,你扰乱公共秩序,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可以采取行政拘留、一定的罚款。那么当然你如果说你这谣言对某些企业点对点的或者能够证明对企业的商誉或者名誉产生了损害,我觉得可以承担民事责任,情节比较严重的也可以触犯刑事责任。(文字整理: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