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拓展学生生活园区文化的深度与广度,以匠心精神厚植文化艺术沃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5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社区25号楼活动中心举办“方寸天地印青春”篆刻艺术体验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聆心育美工作室主理人杜浩主持,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走进篆刻艺术的奇妙世界。
活动伊始,杜浩介绍了中国印章的功能和发展脉络。篆刻是解读古文字的“活化石”,也是“标题文学”的呈现方式,更是连接诗书画印的文化桥梁。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以海纳百川为特质的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在这里交融,作为近现代篆刻重镇,一百年来产生了多位篆刻大师。在带领大家欣赏经典篆刻作品中,杜浩详细讲解了印章的篆法、布局与刀法,剖析了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匠心,并深入讲授了篆刻的方式方法,以及篆刻艺术与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紧密渊源,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感受到了篆刻艺术独特的魅力。
随后,杜浩介绍了篆刻工具,并对打磨印石、操刀治印、钤盖印蜕的过程进行了示范和讲解,在一刀一式间激发同学们篆刻的热情。在杜浩的指导下,同学们从理论到实践、从执刀到刻制,最终刻出一方完整的印章,每一步都体现了“慢功出细活”,大家在体验中认真专注,在吉语印章的刻制中,感受到刀与石的碰撞产生的火花,当完成自己的篆刻处女作并钤盖在连史纸上,安静的活动室变得充满欢声笑语,体验活动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篆刻艺术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注脚,从秦代书同文背景下的官印统一,到明清文人将诗书画印熔于一炉,其发展始终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此次篆刻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体验了篆刻的基本技法,在动手实践中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源丨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丨钱易辰
图丨陈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