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专题研讨,聚焦《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展开深入学习与交流。校党委书记葛卫华主持研讨,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研讨,部分二级学院党组织书记列席会议。
研讨会上,葛卫华围绕《论述摘编》第一章至第四章进行了导读领学。他对《论述摘编》的整体架构与核心要义进行了提纲挈领地介绍,深入解读了前四章的基本内容,为后续的学习研讨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也夯实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导读学习之后,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晓红,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潘牧天,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志刚,副校长郑少华依次进行述学,并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论述摘编》第一章至第四章作交流发言。
刘晓红指出,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在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的关键时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优良的作风不仅能够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更是党树立良好形象、赢得民心的关键所在。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切实转变作风,既是对党员干部个人品德与能力的深度锤炼,更是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生动诠释。她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学校正面临诸多艰巨任务,全体干部职工要以作风建设为重要抓手,不断增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学习教育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潘牧天从政治高度深刻剖析了作风建设的本质要求。他谈到,作风问题虽然表象在行动,但根源在于党性修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八项规定拉开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幕,并相继开展多次主题教育学习,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加强作风建设,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潘牧天表示,学校纪委将进一步强化问题线索的排查力度,加强警示教育与谈话提醒,以常态长效的机制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切实解决作风层面的突出问题。
高志刚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强调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工作方法。他表示,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广阔平台,为教师潜心育人创造良好条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党员干部,必须将师生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师生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要持续加强党性修养与道德涵养,克己奉公、以俭修身,建立健全群众路线工作机制,推动干部作风的自觉转变,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郑少华在发言中表示,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作为新时代高校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切实了解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并持之以恒、踏踏实实地加以解决。他表示,作风建设还需重视示范引领作用,民主党派干部同样要牢固树立规矩意识,深刻认识作风形象的重要性。要聚焦根本任务,持续加强理论武装,从思想深处实现认识的提升与作风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深入学习八项规定,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葛卫华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作风建设要经常抓、见常态,全校各级党组织要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与广大党员干部要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建立健全常态化制度机制,确保作风建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作风建设要深入抓、见实招,从细节入手,着力解决发生在师生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打通服务学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注重解决全校性的普遍性问题。作风建设要持久抓、见长效,保持常抓不懈的韧劲与耐心,通过制度建设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校各级党组织要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作风的切实转变以及师生群众的满意度检验此次学习教育的成效。
源|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