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人工智能法学院“一安”讲坛第5讲在求实楼举办。西北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瀚受邀担任主讲嘉宾,讲座主题为《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实践的新动向与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的新机遇》。本次讲座由我校人工智能法学院、国际法学院,上海市法学会海洋法治研究会、上海市法学会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会及上海市法学会“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会联合主办。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杨华教授主持讲座,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吴永辉教授与谈,学校近百名师生现场聆听讲座。
讲座上,王瀚教授针对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与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新发展总结了以下六点特征:一是跨国民商事争议解决对于国际司法协助的依赖度愈发提高;二是国际民商事程序统一立法取得重大进展;三是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的实践深度融合;四是争议解决机制在全球市场的导向作用愈发明显;五是技术发展使得争议解决进入新阶段;六是涉外法律服务在国家博弈中的地位越发重要。此外,王瀚教授还通过对《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选择法院协议公约》等公约的详细解读,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与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新发展。
在与谈环节,吴永辉表示,王瀚教授以其亲身经历入手,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解读了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以及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新发展,并分析我国在该领域的优势与不足,对培养高素质涉外法律人才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
杨华在最后总结中指出,本次讲座既是一次学术交流,又是一场政策报告,既丰富了同学们有关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的相关法律知识,又使大家深入了解了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和培养高素质涉外法律人才在国家博弈中的重要性,对同学们的学习与职业规划具有极大的指引作用。
本次讲座聚焦国际法治实践与涉外法律服务前沿,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视野开阔的学术交流。同时,也为推动法学教育与实务结合、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一安”讲坛将持续围绕时代热点议题,搭建高水平学术对话平台,助力新时代法治建设与人才发展。
源|人工智能法学院、国际法学院
文|蒋泽宇
图|孙启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