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全国青联常委、社会科学界别主任委员、中央党校教授、全国党校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张立驰,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全国青联副秘书长若曼·塔吾汗,上海市青联副主席、上海航天局509所技术副总负责人牛俊坡,全国青联常委、社会科学界别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鲁全等27位全国及上海市青联委员莅临我校,共同参与由全国青联社会科学界别、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市青联联合主办的“青联委员走进‘上政’考察调研活动”。本次活动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主题,搭建起思想交流与实践探索的平台。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晓红亲切会见了委员代表,代表学校对各位委员莅临我校考察调研表示诚挚欢迎。她在会谈中指出,各位委员作为全国及上海市青年群体的杰出代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衷心期待大家能够常来上海政法学院交流指导,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分享经验。
座谈会上,各位委员高度评价我校办学成果,指出学校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方面成效显著,在建设具有鲜明政法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的进程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并表示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值得学习借鉴和广泛推广。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志刚全程陪同委员们参观校园、实地调研,并在座谈会上系统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脉络和跨越式发展成果。他代表学校提出与全国青联、市青联深化合作、共同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倡议。委员们一致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上海政法学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携手开创互利共赢的发展新局面。
共青团上海市委团结联络部部长、上海市青联秘书长周勇,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工作部部长葛银锋,共青团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吕明远,共青团上海市青浦区委副书记董贞洁等也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委员们先后实地考察了校史馆、纪录片学院、模拟法庭、国防教育园、图书馆及中国—上合司法培训基地,并深入经济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和警务学院,与师生代表开展深入座谈交流。参与座谈的学生代表们表示,能够与多位全国青联委员面对面交流,聆听他们分享的宝贵经验和前沿研究成果,是一次极其珍贵的学习机会,不仅开阔了视野,更获得了深刻的人生启迪。
17日上午,委员们与我校领导及中层干部代表举行专题座谈会。会议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重要回信精神”为主题,深入探讨新时代高校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来自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宁师范学院、湖南省团省委等单位的委员们,立足各自专业领域,围绕“如何用青年话语阐释理论精髓”“如何推动思政工作提质增效”“如何引导青年扎根基层、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如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增强高校青年的国际传播效能”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会专家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分享了在人才引育机制创新、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等方面的成功做法,提出了诸多富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人员一致表示,要引导广大青年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把青春奋斗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挺膺担当、绽放光彩。
17日下午,全国青联委员与上海市青联委员共同参加了“青联思享会”专题研讨活动。与会委员围绕“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立足各自城市发展实际,分享了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特色做法与政策创新,探讨了青联组织在城市青年服务体系、人才支持平台、社会参与机制等方面的职责与路径。上海市青联委员薛泽林副研究员介绍了上海在加强青年空间布局、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开展青年数据治理等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当天下午,张立驰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专场学术报告。他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意识形态建设与文明交流互鉴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意义。他指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文化建设方向的根本保证,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讲座理论深刻、案例鲜活,引导青年师生在理解“两个结合”中坚定文化主体性,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
此次调研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青联+高校”协同育人的一次成功实践。委员们一致认为,“走进上政”活动为深化青联组织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搭建了桥梁,这既是一次思想理论的深度交流,也是一次情感认同的真诚凝聚。委员们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互动合作,在课程建设、人才共育、基地共建、智库共研等方面探索机制化、平台化对接,共同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注入青春力量。
源|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