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学院举办区域国别研究与外语学科发展专题讲座

时间:2025-06-30浏览:10

6月29日下午,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举办语言文化讲坛第42讲,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董晓波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以“区域国别研究与外语学科新发展——全球视野下的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为主题,围绕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框架、外语学科转型路径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深度解读。讲座由学院副院长吴苌弘教授主持。

在讲座中,董晓波教授阐释了区域国别研究作为跨学科、跨文化、跨领域知识生产体系的核心价值。他指出,这一研究领域已成为解码国际秩序、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工具,并系统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研究实践路径。在学科建设层面,倡导构建“外语+区域国别+专业”的复合型培养体系,推动跨学科研究纵深发展;在研究方法层面,强调融合实地调研、文献分析与比较研究,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赋能学术创新;在机构建设层面,主张依托高校学科优势搭建智库与学术平台,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模式。

针对新时代外语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董教授着重强调,学科发展必须突破单一语言训练的传统模式,构建“语言能力+区域专长+战略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框架。他提出,要以区域国别研究为纽带,促进语言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对标国家智库建设需求,着力培养兼具扎实语言功底与国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结合国内外前沿实践案例,董教授进一步分析了外语学科在智库建设中的独特角色,提出区域国别研究与外语教育的融合发展方向。他强调,应整体推进以外语学科为主导的区域国别研究,构建多学科深度融合的区域国别学学科体系,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智力支撑。

讲座互动环节,与会教师们围绕区域国别研究的具体路径与方法、科研选题及课题申报技巧、科研成果发表、智库研究等问题,与董晓波教授展开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此次讲座为学院师生带来了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前沿理念,更为推动外语学科转型发展、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源|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