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圆满落幕的2025年首届“联合国国际法院模拟法庭”大赛中,我校代表队表现卓越,一举夺得全国团体赛亚军,并荣获最佳书状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单位奖,另有1名选手获评优秀辩手。
此次大赛在重庆市法学会、重庆市司法局指导下,由重庆市律师协会、重庆市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重庆市法学会自由贸易区暨“一带一路”法治研究会、重庆市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主办,重庆市律师协会跨境争议解决专业委员会、西部陆海新通道专业委员会、跨境投资与并购专业委员会、海事海商专业委员会承办。赛事以“探索新时代高水平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宗旨,成功汇聚了来自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104支高校及律所代表队、共693名优秀选手同台竞技。比赛全面提升了参赛选手的法律逻辑思维、英语表达能力及跨文化沟通素养。
依据本次比赛赛制,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两个阶段。个人赛由我校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王丽华教授任指导老师,我校学生王少坤、娄张鸣、孟一明、朱宸仪、董菲菲、冯若桐、李旭浩、陈昕蔚、胡钰曼、叶诺金参加。随后的团队赛阶段,经个人自主报名以及学院选拔,我校团队赛参赛团队仍由国际法学院王丽华教授担任指导老师,辅导员徐炜鑫与上海锦天城(重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华静分别担任学校与律所领队。国际法学院2023级本科生王少坤、娄张鸣、胡钰曼,以及锦天城(重庆)律师事务所张桢榛律师、何雨沛律师组成参赛队伍。锦天城(重庆)律师事务所杜航、杨晓红、王珺、李淼、刘星、李成蔚律师作为团队教练、陪练人员协助本次比赛。
此次比赛模拟国际法院真实审判流程,全程使用英文,重点考察法律逻辑推理、跨文化沟通与语言表达能力。赛事聚焦国际法热点议题,融合虚拟仿真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国际法律实务场景,推动“教育链-技术链-人才链”有机衔接,为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搭建了高水平实践平台。
此次优异成绩充分彰显了我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扎实基础与显著成效。通过深入研析案例、撰写法律文书、参与模拟庭审等环节,同学们系统锻炼了法律思维、语言表达、团队协作与临场应变能力,学会了在压力下沉着应对,并与不同背景的队友及对手有效沟通。这些宝贵经验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助力他们在国际法治舞台上更加从容自信。
源|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