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实践能力,9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少数民族预科班开展了“月圆共融 情满中秋”月饼制作实践活动。活动将劳动教育、文化传承与思政育人相结合,旨在让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深化家国情怀。
文化为根:微思政课堂传递中秋内涵
活动伊始,预科班辅导员杜浩老师通过“微思政课程”向同学们介绍了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及文化意义。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千里共婵娟”的诗词情怀,从阖家团圆的传统习俗到新时代“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刻内涵,课程以生动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中秋节不仅是家庭团聚的节日,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
劳动为乐:巧手制月饼,实践悟匠心
在食堂面点师傅的指导下,同学们分组体验了月饼制作的全过程。从包馅到压模、烘烤,大家认真聆听、相互协作,在劳动中体会传统美食制作的匠心精神。当金黄饱满的月饼出炉时,现场洋溢着成就感与欢声笑语。“原来月饼制作这么有趣,更让我明白了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意义。”一位参与的同学感慨道。
互动添彩:游戏促团结,情谊暖中秋
在等待月饼烘烤时,同学们热情参与了抢凳子游戏。欢快的互动不仅活跃了气氛,更增进了团队默契,生动体现了中秋团圆共融的主题。随着香气四溢的月饼新鲜出炉,大家互换品尝,分享劳动成果。小小的月饼传递着浓浓情谊,让预科班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深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凝聚力,为中秋增添了别样温馨。
本次活动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将思政教育融入文化体验,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感恩意识。预科班班主任阿依努尔老师表示:“希望同学们在活动中既能传承文化根脉,也能感悟‘幸福源于奋斗’的道理,成长为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月圆人圆事事圆,情满中秋意更浓。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为预科班学生成长注入了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
源丨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 宋璇 阿依努尔
图| 张家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