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我校与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顺利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晓红,副校长郑少华,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主任、党总支书记林东品,管委会主席、高级合伙人王嵘,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朱宇晖,高级合伙人马赛、朱海峰、谢向英、胡婧、田思远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志刚主持签约仪式。
刘晓红代表上海政法学院对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在法律服务领域深耕多年,凭借专业精湛的服务水准、深厚扎实的实务积淀以及主动作为的社会担当,已成长为行业内的重要力量。刘晓红强调,根据双方达成的合作规划,未来将以四大核心合作领域为抓手,全面深化协作:一是共建应用型教育交流平台,整合律所实务资源与高校教学优势,为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二是共建促成长互聘互派平台,实现人才双向流动与优势互补;三是共建全覆盖实习实践平台,将律所设为校外法学实践基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四是共建互动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平台,共同开发培训项目与学术活动,促进理论成果向实践转化。刘晓红还表示,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多元化、深层次的合作模式,携手创新法治人才培养路径,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注入强劲动力。
仪式活动上,郑少华与王嵘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揭牌仪式环节,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魏传成和朱宇晖共同为“上海政法学院大学生律师职业能力发展中心”揭牌。
教务处处长赵运锋和马赛共同为“上海政法学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研究生处处长卫磊和朱海峰共同为“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上政校友之家”揭牌。
随后,朱宇晖从律所概况、律所品牌、内部培训、党建活动、律所荣誉、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成果与专业特色,展现了其在法律服务与人才培养领域的深厚实力。田思远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深情回顾了在上海政法学院的学习成长经历,表达了对母校培养的感恩之情,并承诺将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助力母校与律所深化合作。
林东品在总结讲话中明确了三方面合作重点,一是推动课程设置与协议约定深度落地,联合开发实务课程,强化人才培养的实践导向;二是深化“双向导师”机制,加强科研项目协同攻关,提升研究成果的实务转化价值;三是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在资金、人力、物资等方面给予保障,切实回应学生发展需求,共同推动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未来,学校将携手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继续依托校友资源,在现有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开拓合作空间,创新协作机制,进一步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聚力同行,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实现“双向奔赴”。
法律学院、经济法学院等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签约活动。
源|合作发展处、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