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2025级新生系列讲座法学系列第二讲在成德楼开讲。本次讲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原副校长关保英教授主讲,法律学院陈海萍教授主持。关保英以“法治中国的新进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中法治的部署”为题,系统阐释了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并对深化改革中法治建设的重点任务与路径选择进行了深入解读。
关保英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涵及其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的重要体现与指导意义。他首先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植于人类法治文明的历史积淀、法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的本土法资源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需求,从而将这一思想提升为一种动态演进的体系,而非静态概念。关保英进一步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法治思维(强调逻辑性和系统性决策)、法治原则(如公平正义与党的领导相结合)、法治体系(构建从立法到司法的全方位框架)、法治覆盖(确保法治渗透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法治运行(优化法治实践机制以应对复杂挑战),每个方面都体现了对传统法治理论的创新突破。他还强调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法治的战略定位,即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支撑、自我升级的动力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保障、深化改革的内在组成部分以及精准回应时代问题的能力体现,这不仅提升了法治从工具性到战略性的作用,还凸显了其在全球政治经济变革中的适应性和领导力。最后,关保英展望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法治的新趋势,如智能化治理、国际化协作与本土化融合等,这些趋势不仅深化了国家改革进程,还在全球法治理论中开辟了新路径,强化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提问环节,关保英就同学们提出的有关体育法的发展、体育法研究的核心关注点、行政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
源|教务处、法律学院
文|冯含睿
图|郁佳婷、和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