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吕志峰教授应邀为我校青年教师作“课程如何思政——产出导向的课程思政设计、实施与评价”专题讲座。我校2024年及2025年新进青年教师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吕志峰带领大家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他结合自身参加全国和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实践经验,深入阐释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在于“课程”,唯有优质的课程建设,才能为课程思政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他以《诗经·卫风·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中“氓”字的教学设计为例,生动展示了如何从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落实协同育人。
随后,吕志峰围绕“课程思政如何设计”“如何实施”“如何评价”三个层面展开系统阐述。他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产出导向,贯彻OBE教育理念,构建从“毕业要求”到“课程思政目标”再到“教学内容”的清晰链路,并在实施中注重精细化操作,以春风化雨的温和方式、顺其自然的育人节奏,将育人初心不动声色地融入教学全过程。他强调,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教师,考验的是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教师作为实施主体,必须首先明确“立什么德、树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应立足学科特点,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以学生的实际获得感作为检验改革效果的根本标准,从而真正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最后,吕志峰与在场的青年教师展开互动,就课程思政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鼓励青年教师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积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探索构建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新范式,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智慧与力量,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源|人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