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小叶子”风采录 | 致敬青春力量

时间:2025-11-20浏览:11

复旦大学

今年是复旦大学法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高康珵第三次参与进博会志愿服务。他表示,每年不同的服务岗位都给他带来独特的成长经历,应对突发情况时学到的“保持沉着冷静,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灵活应对”的经验,让他受益匪浅。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的任抒华是一名博士生“小叶子”。在她看来,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相得益彰,“进博会是一个国际化平台,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跨界视野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相关领域的创新成果”。服务间隙,她走进医疗器械与医药保健展区,全球顶尖制药企业带来的创新疗法与尖端设备让她深受震撼。“从实验室直接连接到产业前沿的冲击感,让我对‘学以致用’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任抒华说。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组建了一支担负讲解使命的进博会多语种青年志愿服务队。团队由来自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朝鲜语等14个语种专业的本硕博学生组成,其中百余人具备双语服务能力。数月以来,志愿者们反复打磨、演练外语讲解词,就外宾参访场景下的讲解策略、表达节奏与互动方式进行系统学习,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全力备岗。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上外多语种青年志愿服务队以青春之姿和语言之韵,生动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上海戏剧学院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上岗宣誓仪式暨志愿者临时党、团组织成立仪式上,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与电影学院学子联袂登台,用专业素养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舞蹈学院的同学们带来开场舞《年轻的力量》,通过创造性地融入人机互动表演,舞者与机械臂共舞,展现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寓意新时代青年拥抱科技、勇于创新的精神。电影学院2023级主持班则以情景演讲《我和我的进博》打动全场,他们将叙事技巧与舞台实践结合,传递“小叶子”的志愿初心与青春力量,展现了青年志愿者对服务进博的期待与担当。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人工智能学部2023级本科生廖依楠去年以分论坛岗位志愿者的身份首次参与进博会志愿服务,当她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能奉献”的时候,对“小叶子”这个身份有了深深的归属感。今年,她成为一名二年级“小叶子”,服务于文创馆。在岗位上,她充分发挥语言优势,与外国嘉宾迅速拉近距离,向他们分享文创产品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张嘉茜是一名三年级“小叶子”。去年,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她前往广西支教。“我给孩子们讲‘四叶草’里的各国展品,他们的眼睛都亮了。”张嘉茜回忆道。今年进博会期间,她计划在休息时和孩子们线上连线,带他们“云逛”进博。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青匠文化育人工作室的“小叶子”们,正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盛会中焕发新活力。他们创作的海派剪纸作品藏满巧思:围绕“责任共赢”“数字化”“新能源”与“绿色”四大核心主题,他们将进博会场馆的现代轮廓、全球客商的协作场景、智能服务的科技符号、风力发电的绿色元素,逐一融入剪纸的镂空艺术中。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电机学院的梁爽已经连续5年参与进博会志愿服务。今年,作为长期管理岗的一员,他比许多“小叶子”更早进驻场馆。从物资的分发、岗位的协调,再到引领新“小叶子”们熟悉场馆每一条道路,他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他深知,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正是确保整个志愿服务体系平稳运行的基石。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政法学院有两位留学生志愿者在本次进博会完成了从“被服务者”到“服务者”的华丽转变。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洛心和来自越南的阮明玄今年都在新闻中心担任运营服务志愿者。洛心深情地分享道:“这次在进博会,我的角色转变为积极服务他人的志愿者,这让我有很强的自豪感。”阮明玄也感慨,进博会让她看到了世界的广阔,她能用双语能力帮助各国朋友感受“进博温度”,这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上海健康医学院

来自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的胡峻桦和黄思仪同学,都是三年级“小叶子”,今年,他们将在爱国卫生与促进岗位发挥带头作用,在展会期间对参展和观展人群进行健康提示、科普宣传和协同控烟管理,维持无烟环境,并开展健康服务引导、应急救助咨询等志愿服务。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颜宗麟连续两年奋战在制证一线。去年,他作为车证小组长,实现了十万张证件“零误差”。今年,已担任制证岗位学生负责人的他,责任升级,负责48名志愿者的排班、调度与后勤保障。他总是最早到、最晚走,妥善处理各类突发状况,是团队最可靠的“大管家”。两届进博,他从操作能手蜕变为管理骨干,将“排头兵”的信念化为坚实的行动力。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进博会正式开幕的前两个月,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施新杰就加入了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综合协调组,负责打包和分发专业观众、志愿者证件。那段时间,他每天要核对上千份材料,经常在岗位上忙到晚间。“从9月的会期筹备,到10月的流程测试,再到11月的正式服务,能参与进博会的‘全周期’,我觉得特别值!”施新杰说。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尹水仙曾在2024年前往非洲开展志愿服务。今年,她又加入进博会“小叶子”大家庭,在综合接待组负责扶手电梯引导工作。她用自己在世界另一端收获的温暖与力量,在进博会这个更大的舞台上继续成长,将个人的“小叙事”融入国家对外开放的“大故事”,点亮自己,温暖他人。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的孙毅晨家中一直珍藏着姐姐孙佳晨在第六届进博会获得的志愿者服务证书。这份证书和姐姐讲述的进博故事,在他心中埋下了志愿服务的种子。今年,这颗种子终于开花结果,他成为家中第二位走进进博会的“小叶子”。从姐姐的言传身教,到自己的亲身实践,志愿服务精神在家庭中传递。

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来自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园林艺术与技术学院的“小叶子”黄琬晶是一名非遗缠花技艺的传承者。当国际展商在等候接驳车时,黄琬晶会适时地拿出白玉兰缠花作品,并用流利的英语向参展宾客介绍这项源于宋代的指尖艺术,让原本乏味的等待时光,变成了一次难忘的中国文化微体验。

上海建桥学院

上海建桥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孙晨睎是一名二年级“小叶子”。作为10人团队的负责人,他利用轮岗间隙组织“场馆探索行动”,让队员熟悉医疗点、派出所等关键位置,变被动咨询为主动服务,尽可能多了解掌握一些信息,更好地解答宾客们的问题,提升团队整体服务效能。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阿拉伯语专业的董钊亦对进博会志愿者的岗位向往已久,今年,她如愿成为了“小叶子”的一员。在系统的岗前培训中,她反复打磨指引技巧。在场馆内的她用最温暖的笑容和专业的阿拉伯语,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为进博会增添青春的亮色。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的康博是一名四年级“小叶子”。四年进博舞台,他的身份也从共青团员转变成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与往年不同,本届他以一名长期在岗志愿者的身份,扎根于党群服务保障组。四年来,康博的服务角色在变,但他奉献的初心从未改变。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的吴炫匀是一名三年级“小叶子”。初次参加第六届进博会时,吴炫匀值守机器人引导岗,他提前熟稔展区布局,熟记机器人操作流程。去年,他转战安保岗,在高强度工作中始终保持严谨,筑牢安全防线。今年,吴炫匀以青浦公安辅助岗志愿者的身份再度出征。三年服务阵地轮换,不变的是吴炫匀对志愿服务的热爱与坚守。

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航空物流管理专业的杨旻昱,以及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陈煜、陈俊翔,今年再度如愿以偿,成为“小叶子”队伍中的一员。从初次邂逅进博会时的生涩懵懂,到如今应对自如、从容娴熟,他们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辨。在宾客一声声真诚的“谢谢”里,他们收获了远超想象的幸福与成就感,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与意义。


阅读原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