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海政法学院“名家讲坛”第248讲在汇知楼107会议室顺利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丁金宏教授应邀前来作题为“生育空间压迫与生育价值建构”的精彩学术讲座,吸引了150多名师生到场聆听,共同探讨了中国社会正面临的低生育率问题。讲座由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章友德教授主持,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杜建军教授致欢迎辞。

杜建军教授在致辞中对丁金宏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丁金宏教授深厚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成果。丁金宏教授现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人口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长期从事人口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社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学术造诣深厚。
在讲座中,丁金宏教授系统梳理了生育价值的构成与演变。他将传统社会的生育价值归纳为情感、安全、财富与礼俗四个高位要素,这些要素共同奠定了高生育率的文化基础。然而,他进一步分析道,现代社会的生育动机正经历从传统价值向个体化价值的深刻转移。传统的情感维系、养老保障、财富传递和礼俗需求正在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价值的解构与重塑,例如家庭财富流动方向由传统的“自下而上”逆转为“自上而下”,父母反而成为子女长期的经济支持者。

丁金宏特别指出,教育水平提升被喻为“最好的避孕药”,这深刻反映了知识阶层对生育成本的高度敏感及其对生活质量的优先考量。与此同时,孩子的角色已从“生产性资产”转变为“高投入消费品”,导致养育成本急剧上升。现代社会普遍的“精养”模式,即对子女教育、健康和发展的极致投入,进一步加剧了生育的经济与心理负担,使得生育的边际效用递减,家庭决策更倾向于少生甚至不生。
针对当前生育率持续低迷的现状,丁金宏提出,新时期中国生育价值的再建构是保护和提升生育力的必要手段。他主张从情感价值寻求重点突破,倡导“为爱而生,以生养爱”的婚育价值观,并辅以礼俗、财富和安全价值的系统性引导,以期逐步挽回生育率颓势,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中,与会师生与丁金宏探讨了多个现实议题,包括:传统继承观念随着土地价值下降而发生的转变;产假政策背后隐藏的性别平等困境与职场歧视;公众对生育安全日益增长的关注所反映的医疗信任问题;以及“三代同堂”模式中祖辈作为育儿资源的重要价值。最后,丁金宏强调,新型福利制度的构建应秉持量力而行与代际公平等原则,以寻求社会整体的和谐与公正。
源|政府管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