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5级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社会学教研室主任段媛媛副教授于11月24日晚在A4-201开展了题为“社会学能做什么?”的新生讲座。本次讲座围绕专业学习、实践竞赛和考研留学三个核心内容开展,并特别邀请了三位优秀学长学姐,为大一新生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经验分享。

首位分享者包远大同学聚焦“社会学如何学”展开讲解。他提出“模仿+表达”的核心学习法,建议新生先通过课堂案例、经典著作等模仿专业思维逻辑,筑牢理论基础,再通过课堂分享、问卷发放、社会调查等实践主动输出。他以“大学生体育锻炼意愿”调研项目为例,分享了问卷设计的“精准化技巧”——从选题聚焦小切口、问题设置,到实地发放时的沟通策略,让同学们直观感受社会学“理论落地”的方法路径。同时他也提醒大家,遇到调研受阻、学业瓶颈时,要及时调整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学习节奏。
今年考入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生唐樱围绕“考研如何准备”展开,她以“路的尽头永远是路”为开场,鼓励同学们理性看待升学选择。她强调考研要“提前试错”,避免被动跟风——可以先通过专业课学习,或者咨询学姐学长相关事宜,排除干扰选项;同时要“建立学习连接点”,把专业课知识、公共课考点关联起来,提升复习效率。在“信息搜集”环节,她建议大家重点关注目标院校招生简章中的“研究方向与参考书目”,善用学校图书馆数据库、学术论坛、小红书等网络资源,同时借助社交平台对接同专业学长学姐,获取一手备考经验。
宋雨欣同学聚焦“竞赛与出国”的双路径规划,为新生提供了多元发展思路。她建议大一阶段先“找准目标定位”:若倾向竞赛,可重点关注“知行杯”“挑战杯”“双创”“正大杯”等赛事。文科学生参与竞赛的核心是“论文写作能力”——要从大一开始培养结构化写作思维,同时重视实地调研的“入场资格”,多留意学院导师的课题资源、社区实践项目等机会。她提醒同学们实习需提前打磨简历、关注招聘平台,面试时突出调研经历等专业优势;出国留学则要兼顾“硬实力”(高绩点、语言成绩)与“软实力”(学术论文、竞赛奖项、实习经历),尽早制定阶段性提升计划。
分享环节结束后,现场新生踊跃提问,针对“专业著作如何高效解读”“竞赛项目如何从选题到落地”等问题,学长学姐们结合自身经验逐一解答。
最后,段媛媛老师总结本次讲座,她鼓励同学们“勤学肯干,筑牢基础”,既要重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体系化构建,也要主动参与实地调研积累实践经验——“硬实力是一切发展的底气,把专业基础打牢,才能在后续的升学、竞赛中走得更稳”。
本次讲座不仅帮助新生厘清了专业学习的方法路径,更让大家对社会学专业的多元发展方向有了清晰认知,为新生们开启大学学习生活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源|政府管理学院
文|包远大
图|唐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