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0月15日学校与《新民晚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上海纪录片学院(法治宣传教育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立足我校“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生态特色,依托“故事电商”校级虚拟教研室项目,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与新民晚报社记者深入上海社区街巷,围绕“探索城市肌理中的人文关怀、记录城市风貌故事”选题,共创并联合发布优质互联网内容,将课堂教学活动拓展延伸至校外实践,以项目制教学法系统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竞争力,以实践教学作品及成果服务我市社会需求、经济发展需要。
11月9日,网新专业教师与新民晚报社科教卫新闻部主任记者、“易道看看”新媒体工作室负责人易蓉,在本学期“青春小店”项目实施的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就项目的拍摄主题、风格、成果产出形式及发布平台,以及未来在课程体系设置、共同参与授课、共同指导就业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秉承学校“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的产教融合特色,为深化学校“六共”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网新专业未来将围绕新媒体平台的城市形象宣传、营商环境及基层治理成果宣传,持续纪录、拍摄城区功能升级中的街区故事、社会基层治理与服务故事、品牌故事中的典型案例,服务于上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此外,双方还就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开拓“法治宣传教育”新媒体平台阵地做了初步沟通。

网新专业继7月成功获批“故事电商”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之后,项目的开展以专业实践教学服务于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核心脉络,在服务企业需求、行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及成果服务于街道社区城市更新工作、围绕“青春经济”提升新阶层人士创业环境、营商服务宣传工作。

暑期,网新专业负责人赵微在静安区人大代表、市新联会副秘书长徐历带领下赴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参观调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孔令琦介绍了街区的城市更新工作、营商服务工作概况,双方初步就启动“青春小店”系列视频拍摄工作达成一致。

秋季学期,网新专业师生在街道工作人员的细致安排下,走访调研了华阳路街道的特色小店与空间,目前已选定四个不同行业、业态的小店及特色公共空间,并与主理人确定了拍摄计划、主题、脚本等具体事宜。项目成果预计将在《新民晚报》新媒体矩阵排期发布。

据悉,在实践期间,网新专业教师积极访企拓岗,得到了上海巳时文化餐饮空间、悦境珠宝、日落之前咖啡、帆书书房等企业的支持,为同学们的实践和就业又增加了新的空间。

源|上海纪录片学院(法治宣传教育学院)